【被“牵挂”填满的课堂】一场双向奔赴的幸福

      带着孩子们的“牵挂”导入课堂,效果很不错哟!

      “肖老师好!”

      “你们好呀!”

      “肖老师,上个星期你怎么都没给我们上课呀?”

      “肖老师,你去哪里了呀?怎么好久都没看到你了呀?”

      “肖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上课呀?”

      ……

      时隔一周返校,一早上就遇见了我可爱的学生们,被他们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的“牵挂”真恨自己只有一张嘴——

          “肖老师,我想你了……”

      在众多的声音里,突然,被这个声音感动到了。这,还是我开学初认识的那个不写作业、满嘴脏话、毫无礼貌可言、无上课纪律、目无师长的小轩吗?他看我时,眼里是那么的真诚!

      “**轩,肖老师也想你了!”

      听到我的回答,小轩红了脸,难得的害羞起来。

      “**轩,愿意跟肖老师拍个照吗?”

      “嗯。”他笃定的点了点头。然后有了跟小轩的第一张合影。这张照片挺难得的,因为小轩给我的感觉是挺有距离感的,不好搞的那种,不知这算不算“小别胜新婚”了?哈哈,至少我挺幸福的。

      共性问题一起解决!于是,果断的将想对他们说的话以及他们的困惑和答案以图片的形式放进了课件里。

      没有想到,他们第一眼就在人群里找到了他们的肖老师,我肯定他们火眼金睛!让他们找肖老师学习跟合影时的特点,他们总结到位:学习很认真,合影会微笑!我肯定他们善于发现与归纳!随后,我说:因为我在不断的学习提升,所以遇见了可爱的他们——“我学习,我快乐”便是如此的具象化!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间从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当我们眼里满是阳光的温柔的时候,影子只能默默躲在身后,可当我们盯着影子的时候,世界便只剩下了暗色调……气氛到了,我顺势将今天的课改成了“夸夸课”。整个课堂瞬间变成了热闹的夸夸大会,有人夸同桌写字工整,有人夸组长带读认真,连平时最腼腆的孩子都主动举起了手。原本的道法知识,就这样藏在了一句句真诚的赞美里——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发现美好,更懂得了尊重与欣赏,这大概就是“立德树人”最温柔的样子。

      看着他们叽叽喳喳又认真的模样,我忽然觉得,这份被孩子们牵挂的温暖,早已成了课堂里最珍贵的“开场白”。这场从“牵挂”开始的课堂,早已不止是知识的传递——它像一颗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种下了发现美好、表达善意的能力,而这份能力,会比任何课本知识都更长久地陪伴他们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