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王煜全老师得到订阅中看到过这样一则消息:“美国政府发过报告,指出未来科学最重要的四个领域是NBIC,N是纳米科技,B是生物科技,I是信息技术,C就是认知科学”(王煜全,前哨《认知科学如何商业化》)。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收益最大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尝试做规则制定者,所以必须走在时间的前端,尽可能的了解最前沿的资讯,看到这则消息后就深入的了解了下。
本世纪初,美国归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聚合四大技术,提升人类素质计划》,美国科研政策制定者认为,信息、生物和纳米技术在认知科学引领下,在提升人类整体素质上将发挥巨大作用,所以这四个类别就代表人类世界的走向,每一个都是万亿级的市场,比如说人工智能就是计算机科学与认知科学的共同发展体。
四大类中,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入门槛最低的就是就是认知科学了,即便是无法产业化,因为其本身就是研究人类心智的学问,所以只要学习对自身就有莫大的好处。
如果说英语、电脑作为曾经最显赫的技能可以创造出很大的效益,那么在英文、计算机已经成为必备技能后,认知科学知识就是眼下最突出的技能,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
那么到底什么是认知科学呢?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由郎盖特·希金斯在1973年首次开始使用,1975年由斯隆基金会支持直到现在,认知科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人类心智的学问,学者将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神经学整合在一起(如下图),专门研究人类思维、意识、情感等过程中信息是如何传递的。
认知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语言、阅读、心理模型、决策、视觉计算、记忆、行为、文化、心理现象、心灵哲学等。
而其中的认知心理学就是以科学角度解释与我们耳熟能详的成长相关的内容,比方说“成长为乐”是因为“自我决定论”,是超越马斯洛金字塔目前最能解释人类行为动机的理论。
比如说我一直以为的“笨”,只不过是三重智力的一种,算法心智,而且是可以通过科学训练提升的,也就是完全可以由笨变聪明,可以说,渴望成长、渴望变得更好的伙伴们,认知科学就是由内而外的帮助你怎么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
还有认知心理学研究决策的部分,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出人类目前的一些思维模式,有的是偏差(Cognitive Bias),像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Paradigms),也有好的心智(Crystalized Facilitaors),像回归均值(Regression Effects),这些研究都可以帮助人保持理性,在现实生活中面临抉择时大幅提升正确概率,要知道我们的人生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决定的,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就是可以帮助我们训练“择感”,从而在做对选择的累积后,期待复利爆发的节点。
科学就是在不断自我纠错中接近真理(王煜全,前哨《为什么出了错,科学依然值得信任》),更何况认知科学是一种以科学方式对人类自身不断纠错的学问,那么是不是值得花费宝贵的时间精力深入学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