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对外在反应的一种内心体验。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就是,人的内心总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情绪,不是无缘之木。他也有自己的由来,有出处。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引发情绪。
以前有一则老故事,说的是一个秀才做了一个梦。以他自己的解读方式,他感觉到赶考之路令人沮丧。但是一位老人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他做了解读,突然之间,他豁然开朗,沮丧变为了欣喜,失落变为的信心。探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看法变了,必然会触动内心的体验。
我们在工作中,处理各种任务,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情绪也不断的波动着。其中当然有矛盾点,纠结点,和阻碍点。我想最主要的还是你处理问题的思路。
现实与期待,总会有一段的差距。差距越大,情绪体验越重。细细品来,这种差距,何尝不存在观念上的差距。修缮观念差距的鸿沟,是否也就可以牵通情绪上的波澜?
一种观念,体现的是一种价值理念,它就像一把尺子,衡量着一切事物的真假,是非,优劣。
比如,我们在研究一个人的去留问题上。如果我们判断的基本标准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即可。但是,根据职业的要求,他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战斗员。当我们把思考的基点,和价值判断的标尺做了调整之后。如何抉择会豁然开朗,负面情绪也不会在内心中纠结翻腾。
我们常讲,先解决心情,再解决事情。先解决认知,才能解决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