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泄泻的防治
慢性泄泻,又称久泻,是临床常见疾病。本病患者大多脾胃中气素质,复感时邪,加之饮食不节,或肝气抑郁导滞泄泻反复发作,曰久脾肾两虚,病情更为迁延。
本病临床见证,以虚寒证为多见,有的也挟有湿热见证。辨证要审视大便色泽和性质。虚寒见证的粪便色泽多淡黄,质地多稀薄。挟有湿热者,大便色泽多深黄,性质多粘腻,气味多秽臭。此外,虚寒证口多不渴,喜热饮,舌质多淡,苔腻,面色白少华,脉多沉,濡,小。湿热证多口苦,苔黄而腻,脉濡滑数,如脾病及肾,肾阳衰弱,则每见五更泄泻,腹部畏冷,腰酸肢冷等证。
本病分型论治,大体上分为脾虚挟湿,脾肾阳虚和肝气侮桂,炮姜,偏于湿热者,黄连、黄芩与炮姜寒温并用,如见气虚下陷而脱肛者,加升麻,柴胡,黄芩以升提中气。脾肾阳虚型,多由肾阳衰嫩,火不暖土,须用补火暖土法。常用胃关煎合四神丸加减,鹿角霜,巴肉,狗脊,怀山药等都可选用。按鹿角霜能壮督阳,督阳壮则命火旺,火旺则土暖,可腐化水谷,胃关煎中干姜,当改用炮姜,以其能温下而止泄。如滑泄不止,可加入赤石脂,诃子等固涩之品。肝气侮脾型,常于益气健脾药中加入柴胡、白芍、防风、枳壳、木瓜等舒肝理气之品。以上三类患者,都有一些共同点,一是肠蠕动的增快,引起了泄泻腹痛;二是消化不良,纳呆失气频作,因而常于上方中加入芍药,甘草以缓其挛急,收止痛止泻之功,或加入焦六曲,焦麦芽、鸡金等消补并进,免致壅塞之弊。
总之,本病治则,发时以治标为主,兼有外邪者,用和中疏邪法,兼有食滞者用健脾化滞法。肝气郁结者,用疏肝理气法。平时以治本为主,调摄脾肾,要分清脾虚肾虚的主次,区别对待,才能获效。
此外,艾条温灸对本病有良好效果,我常选用天枢、足三里、脾俞、大肠俞等穴灸治,脾肾虚寒较甚者,加用神阙、关元等穴,每日一次,每次二十分钟左右。
护理方面:本病发作每与气候、饮食、情绪等有关,平时要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凉,特别在晚上要注意腹部保暖,夏天用毛巾,冬天用绒线,做一肚套在睡时护腹。要少吃生冷油腻食物,酒可助湿,不宜饮用;带有果壳的东西,如栗子、花生、胡桃肉要少吃,若属过敏性结肠炎者,还应忌食鱼蟹之类。在药物剂型方面,发时以汤剂为宜,平时用丸剂,散剂、便于长期服用,如能防治结合,可以收到较好疗效。
【附注】胃关煎《沈氏尊生书》方,主治肾虚泻利腹痛,本方组成药物为熟地、甘草、山药、白术、扁豆、干姜、吴萸等七味,用时可酌情加减。
痢疾证治
痢疾古称“肠澼”“下利”,历代医家对本病证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医学通过物理检验把本病分为细菌性痢疾和阿末巴虫痢,属肠道传染病,祖国医学对本病流行史的认识是很早的。二千多年前《内经》就有“民病注泄赤白、腹痛、溺赤,甚则便血”、“肠澼下脓血的记载“。从”民病“来看当然不是少数人生病,而是广泛流行的。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本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治疗痢疾的方剂有白头翁汤,葛根黄芩黄连汤,桃花汤等。这些方剂,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确是有效的。到了唐代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说:“余立身以来,三遭热痢,一经冷痢,皆日夜百余行,移床就厕,气困笃如此。”
日夜百余次的痢疾,不是现代细菌性痢疾是什么?到了明代本病流行情况日趋严重,已认识到它是疫邪致病。朱丹溪在其所著《丹溪心法》中说:“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长幼相似。”其他医学文献记载中更有“疫痢”“天行痢”的名称,疫痢的症状有壮热神昏痉厥,患者以儿童为多,和现代医学暴发型菌痢更相类似。
祖国医学对痢疾的成因,不外外感时令之邪,内伤饮食之积,二者每相互为因,如《伤寒指掌》上说:“生冷油腻、留滞于内,湿蒸热瘀,伏而不作,偶为调摄失宜,风寒暑湿,干蠲秽浊,故为此疾。”当时虽不可能认识病原是细菌感染,但已知道本病由饮食不节,干蠲秽浊之气,从胃肠道侵入而致病的。
历代文献对本病的名称很多,有赤痢、白痢、赤白痢、热痢、暑痢、疫痢、噤口痢、冷痢、休息痢等。从临床辨证,大致可分为三个类型:就是热痢、久痢、冷痢。以急性发作、发热烦躁、口渴唇燥、腹痛里急后重,舌苔黄厚,脉象洪数为热痢;如热痢失治,或治不当,迁延日久,体力日衰转为慢性者为久痢;不发热,大便乍红乍白,或硬或溏,时发时止,乍轻乍重,腹痛下坠,疫痢是属于急性细菌性痢疾范畴为多,久痢,冷痢是属于慢性菌痢范畴为多,也包括阿米巴虫痢的慢性期症状。
治痢三方
治痢三方,是我在临床中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而拟定的方剂,通过多年临床应用,认为确有良效。
一、新加葛根苓连汤:适应急性菌痢伴有表证者。
方剂组成:煨葛根9克黄连3克黄芩10克枳实9克焦神粬15克山查炭9克
煨木香6克紫苏梗9克炮姜2克桔梗3克
加减法:表证较重,伴有恶寒者加荆芥6克,防风6克;苔厚腻,胸闷泛恶者加厚朴6克,半夏9克,陈皮6克;痢下不爽,腹痛拒按者加生大黄9克;里急后重、纯下血冻者加生当归9克,生赤芍9克;下痢白多赤少者炮姜加至3克,加肉桂1克;暑湿之邪较感者加藿佩梗各9克,体实而里滞较重者另加枳实导滞丸9克吞服。
方解:葛根黄苓黄连汤是张仲景《伤寒论》方,属解表清里之剂。新加葛根苓连汤除甘草,加枳实,查炭,六神粬以消食导滞、木香以理气、苏梗以解表,炮姜以温中,急性菌痢每挟有外感表证,而见寒热错杂之候,方以黄苓、黄连之清热为主,佐以苏梗,炮姜之解表温理,稍佐一味桔梗者,以桔梗能上升肺气、祛痰排脓,促使肠壁粘液脓血爽利下导。
二、新方芍药汤:适应痢疾初起无表证,但见下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里实而热者。
方剂组成:赤白芍各15克大黄9克黄连3克黄柏9克枳实9克木香4克
槟榔9克查炭9克焦神粬12克炮姜2克甘草5克
加减法:胸闷泛恶,苔腻者加厚朴6克,藿佩梗各9克,小溲短赤者加猪苓10克,泽泻15克,食欲不振加谷麦芽各15克,夏令加荷梗1尺。
方解:新方芍药汤是在芍药汤基础上化裁而来,方用三黄以清热泻火而导滞,当归、芍药以行血,木香槟榔以调气,前人说:“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白芍与甘草配合,可缓挛急而止腹痛,枳实、神粬、查炭以消食导滞,加一味炮姜以温中、以利三黄之苦寒,防阳气之受伤也。
三、中和化滞汤:适应下痢白多赤少,畏寒腹胀,里急后重,神疲纳少,苔白腻,脉弦细缓者。
方剂组成:白芍9克白术9克木香5克藿香9克紫苏梗9克炮姜4克黄苓6克
桂枝6克枳壳6克焦六粬12克查炭9克谷麦芽各15克
加减法:挟表者加荆芥6克,防风6克,泛恶胸闷者加半夏、陈皮各6克,苔白厚腻者加厚朴5克、苍术9克
方解:本方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导作用,为夏秋之间,脾胃中气素虚、外感寒湿、内伤食滞而致下痢腹痛者而设,方用白术,白芍以健脾和中,炮姜、桂枝以温里,藿香、紫苏芳香化浊、六粬、查炭、麦芽消食化滞,佐少量黄芩以消之,可免温剂过头,寒从热化,且痢疾大都表里同病,虚实,寒热互见,先父治痢每于苦寒泄热中配温里之剂。如温热感者以苓连、大黄、黄柏为主,稍佐炮姜、肉桂、寒湿感者以炮姜、肉桂为主,稍佐黄连。痢疾初起里滞甚者以大黄、枳实、槟榔为必用之品,有外感见证者荆防,紫苏不可缺,葛根解表而清里热为热痢挟有表证之要药,痢多伤与食滞,六神粬、山查炭、焦麦芽以消导滞,桔梗对痢疾腹胀满,排脓血粘液不爽利者有特效。《本经》论桔梗“主腹满、肠鸣幽可“;《药性本草》“治下痢,破血,去积气”,说明桔梗不仅能宣肺祛痰,又能下气排脓,我常用于治痢作为佐使之品。
木瑾花、白头翁治痢
木瑾花、白头翁治痢,三十年前首先见于《中药研究彙编》(东北图书出版社出版)杨茂荣所著“痢疾特效药—白头翁,木瑾花对痢疾之临床治疗报告”一文。
文中介绍白头翁治菌痢经验,“抗战时地处浙江省金华,金华中学痢疾流行,校医用白头翁一味泡服,2-3日即愈。
又介绍木槿花治阿米巴虫痢说“乡间有患休息痢(即虫痢)下纯血或纯白粘液,用木槿花和精猪腿肉共燉后,连服数天即愈。未见复发者,亦无肝脓肿发现,是以和木瑾花为治虫痢之特效剂。方法:用白头翁12克,木瑾花15克,加糖15-30克,沸水600-800毫升,泡后置文火燉半小时左右,取汁一天分三次服。轻者一剂见效,重者3-5剂,无不见效,糖佼作用(P66文字再核实),适口即可。“作者又谓”痢疾虽有菌痢,虫痢之分,但往往并发抗战时,在浓醇条件差,倉摔很难鉴别,白头翁与木瑾花各俱特效,合并使用既无毒性,而又价廉效好,可谓治痢良药。当时治愈病例甚多,患者大都是青年,至于老人及小儿的重症未敢轻易应用”。此文,看来介绍得很朴实。
余对木槿花治疗虫痢,亦曾试过多例,确有成效。岳母在解放初期,从乡间来信,告知患阿米巴虫痢。当时乡村药物缺少,即去函告知用木槿花15克,开水泡后再在灶肚中燉一小时,分三次服,连服半月,竟获痊愈,以后未见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