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知行合一:其一

知行合一这个词已经被说烂了。

说烂了的词,不好聊。

因为已经免疫。

老师说,考试的时候认真点。

家长说,见了客人要热情点。

什么叫认真点,什么叫热情点。

我get不到啊。

于是认真点,热情点被说了几百次。

什么效果也没有。

认真点,就是拿到题目,先别急着写,将题干从头读到尾,做完后,草稿纸上重新验算一遍,检查一遍。

热情点,就是外面的时候,遇到熟人,声音拔高三度,叔,晒太阳呢,大爷遛狗呢。在家里,给客人沏点茶水,洗点水果。

说回到知行合一。

知就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我就要行吗。

我为什么行,我凭啥行,就算是行,遇到点困难,结果就是太累了,不好弄啊,我不想行。

然后,赢取白富美,逆袭人生的故事太监了。

普通人的知,就只停留在眼前,觉得,这玩意不错,还行,我也想要。

行者的知是,我也搞不清楚,但就觉得我搞不成,我就吃不好,睡不好,天天琢磨。

普通人的知,知道的是和自己无关的事情。比如象棋爱好者,知道象棋排名前十的棋局,还能在抖音上评论一下,获取多数人的围观。

普通人真正的困境在于没有对事情的认可,没有认可,也就没有物质、感情、精力的投入。所以放弃起来更加不费劲,因为不心疼,随时可以退出。

凡事都是浅尝辄止,稍一遇到困难,就放弃。

因为不确定是自己想要的,也就更容易安慰自己。

有的话,老天爷赏点也行。

没有,就这么着吧,怎么着都行。

减肥,我胖点怎么了。胖点也没吃你家大米啊。减肥?我减过啊,又是饿,又是爬楼,折腾的跟孙子似的。一上称,减了二斤半,高兴地我当天奖励了我一顿火锅。

第二天一上称,嘿,还重了一斤半。

其实吧,我觉得,胖点挺好,那么多胖点,又不是我一个人。

所以最好的开始就是。

不要怀疑,要信,要上来就信。

要沿着这条路,一直走。

走到自己发现没有路了,再去思考。

入门难吗,不难。

任何东西入门都不难。

学英语,a b c d 学完音标,掌握拼读,这就算入门了。

学编程,安装好编译工具,输出个hello world,这就算入门了。

学五笔,掌握了25个一级简码,这就算入门了。

学写文章,这就更没难度了。随便打开一个笔记本,写上一句,今日无事,这就算入门了。

重点是这玩意是不是你要的。

你得分清楚这个东西是你内心的渴望,还是被激发的欲望。

同样买一个笔记本,你看了一个宣传学剪辑的课程,觉得自己需要一个高配的笔记本。买回来自己就能立马开启一个新的副业。

另外一个人开始是用手机学习剪视频,后来是用二手笔记本来剪视频,最后是电脑性能实在拉跨耽误事,只能换高配。

那是前者能做下来的概率高,还是后者?

你所知道的知,全是别人的知,你去行的行,也全是别人的行。

最后电脑吃灰,运动白费,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知,践行自己的行呢。

  1. 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查看自己的计划本。

《每一个新的开始都值得珍惜》那个篇章里说过。如果一个目标,你每年都要写,这大概率是你想要的东西,只是你或者来没有认真对待过,或者从来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式坚持下去

从现在开始,重新拾起来,认真对待。

  1. 零成本开始尝试

比如想要运动,先从坚持100天无器械运动开始。

先从跑一公里开始,坚持100天。看看能不能突破5公里。

从15个俯卧撑开始,每周加5个,能不能坚持100天。

比如,想要进行写作,就从每天写笔记开始,最简单的就是记录。

记自己的心情,见解,吐槽,甚至谩骂,全部记录。

网文圈里有一个说法:百万成神,那就先写一百万字练个笔吧。

  1. 记录下让自己中断的原因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没有人应该比你自己更了解你自己。你自己想要什么东西,你自己都不清楚,实在不应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每一次失败,都是下一次的经验之塔。

比如跑了一个月,因为追求速度伤了。后来就找不回来状态了。那下一次重新开跑时提醒自己。跑步永远不要为了速度而奔跑,除了专业运动员,普通跑者永远以健康为第一前提。

中国人有句咒语我觉得挺好,来都来了。

人这一辈子也是,来都来了,做点什么吧。

练习:

  1. 翻看自己的记事本,看看自己每年都的愿望。

  2. 回想下什么事情能让你天天琢磨,废寝忘食。

  3. 设计一个计划,立刻开始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