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果律:种什么收什么,行为有其后果。
2、责任律:我不能替你感觉,我不能替你思考,我不能替你表现,我不能替你承受界限所带给你的失望——我不能替你成长,你也不能替我成长。
3、能力律:你或许没有能力改变,但你有能力坦承问题与认错。你没有能力改变外物:你不能改变天气、过去、经济,更不能改变其他人。
4、尊重律:尊重别人的界限,也要求别人尊重我们的界限。
5、动机律:你给予的动机是出自爱,还是害怕失去爱?害怕别人生气?害怕寂寞?——拿掉内心的恐惧,设立对你身心有益的界限,保护你本应该拥有的自由。真爱永远不会令人沮丧。
6、评估律:你必须评估你设立界限产生的影响,并且对别人负责。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情让我们觉得好得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糖不会伤你,但会害你。
7、积极律(显露律):不能只晓得恨什么,不喜欢什么,反对什么,不会做什么,要表现出到底爱什么,要什么,目标是什么,立场又是什么——不要陷入“受害者情结”。界限首先必须以语言沟通,然后用行动表示。
8、嫉妒律:嫉妒会把那些:“我们没有的东西”定义为“好的东西”,而怨恨那些真正好的东西。嫉妒把我们的渴望全集中在我们的界限范围以外,集中在别人身上。嫉妒代表你生活中有所缺失。——了解你内心真正的渴望,设法达成心愿,或舍弃欲望。
9、活动律:神所谴责的罪不是“尝试以后的失败”,而是“败于不去尝试”。“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马太福音》七章七节)
10、显露律:你的那些界限必须让人清楚地看见,在彼此的关系中能够互相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