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景皇帝中元2年 前148年
梁王恐,使邹阳入长安,见皇后兄王信说曰:“长君弟得幸于上,后宫莫及;而长君行迹多不循道理者。今袁盎事即究竟,梁王伏诛,太后无所发怒,切齿侧目于贵臣,窃为足下忧之。”长君曰:“为之奈何?”阳曰:“长君诚能精为上言之,得毋竟梁事;长君必固自结于太后,太后厚德长君入于骨髓,而长君之弟幸于两宫,金城之固也。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卑。夫仁人之于兄弟,无藏怒,无宿怨,厚亲爱而已。是以后世称之。以是说天子,徼幸梁事不奏。”长君曰:“诺。”乘间入言之。帝怒稍解。
【译文】
梁王大恐,派邹阳到长安斡旋,邹阳拜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说:“您的妹妹深得皇上宠爱,后宫无人能及;而您平时行事又不太规矩。现在袁盎的事即将水落石出,梁王将会被诛杀,到时候太后的怒火无处发泄,则会愤恨皇上身边的贵幸之臣,我为您感到担心。” 王信说:“如何是好?”邹阳说:“您如果能诚心尽力的向皇上进言,能让皇上停止深究梁王的事;您一定会牢牢的攀上太后的关系,太后会发自内心的感激您,而您的妹妹宠冠两宫,地位必将固若金汤。从前舜的弟弟象,每天都把谋杀舜当做事业来运作,等到舜为天子,把弟弟封在了有卑。仁义的人对于兄弟,不把愤怒怨恨藏在心里,而是优待、亲近、宠爱。因此后世人们都称赞舜帝。这样劝说皇上,如果运气好,梁王的事将不会被奏上来。“王信说:“好吧。”王信找了个机会入宫劝说了皇帝。皇帝的怒气稍微得到缓解。
上文所说的威逼利诱,是职场中老板以及领导经常会用到的驭人手段,掌握驭人之术,才能做一个出色的管理者。
1.理念沟通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其实要征服一个人和征服一座城市,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什么不同,首先要在精神层面征服对方。对此,管仲提出了三个具体的操作方法
首先,“通之以道”。要用大家普遍认同的道理来解释,跟随我们的合理性;
第二,考之以言”。通过语言责难,来督促其改变现状
第三,“养之以义”。以对未来的美好期望,来驱使对方加入我们的阵营。
2关系维系
人员(特别是特殊人才)被招募过来,并不是马上就心甘情愿为我所用的,我们还需要建立和维持某种形式的组织关系。关系的确立,对于领导者来说是非常玄妙的,我们可以借用管仲的说法加以理解。
首先,“结之以礼”。这里的“礼”不仅指礼仪形式,更是暗中要像摆弄棋子一样,将其放置在恰当的位
例如周文王,给姜子牙的定位是丞相而刘邦给韩信最终的定位是大将军。
第二,“结之以信”。赋予对方一些资源,宽恕对方一些失误,让双方逐渐形成共事的默契。
第三,“和之以乐”。搞点共同喜欢的消遣活动,可以融洽团队的关系和氛围。
3利害捆绑
人们常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造成这种“纸老虎”的原因,其实是领导者打造团队的时候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没做到位,即利害捆绑。只有把领导者或组织的利害得失,分解成不同部分与所有成员自身进行捆绑,才能够让其“各自为战”。
具体怎么操作呢?管仲提出三个步骤
首先,“蓄之以惠”。以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吴起替士兵吸吮疮伤就是深谙此道
第二,“威之以诚”。用来自组织外部的现实威胁来迫使大家抱团取暖;
第三,“发之以力”。用有力度的宣传和号召来支配下属的行为
一个企业、公司、团队,都有管理者,管理者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怎么用好人、管好人,才是一个管理者最需要做的事情,也是考验—个人的管理水平高低最关键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