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鲁中地区一个贫穷的农村,我的父亲出生于1946年,兄弟姊妹六个,除了一个姐姐,他在五兄弟当中排行老三,他的童年少年时正是国家最困难的时期,家里总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父亲性格温顺,长得清秀,是爷爷最喜欢的儿子,父亲也是家里读书最用功的一个,那时都在村里土地庙上学,身为长子的大伯上了几天就回家干活了,年长父亲九岁的二哥一直不愿回家干活,家里人口多,实在是挣不上吃的,排行老三的父亲看到父兄不停地忙碌,家里还是时常揭不开锅,就主动辍学了,回家跟着大人到队里挣工分,当时他是生产队年龄最小的,队长里看他年龄小,身子单薄,又是高小毕业,就给他安排稍微轻快点的活,在地里干一天活回来,晚上还要帮着奶奶推磨压碾,磨糊子摊煎饼,那几个上学的兄弟要回来拿饭,有时刚摊完,自己还没吃一个,就被那三兄弟拿走了,有时父亲还给他们送饭,他经常背起一包袱煎饼给在公社中学上学的二哥送饭。只有这时候,父亲才在他向往的学校里逗留一会。
事隔多年后,父亲一直念念不忘,他对我们说,你们现在多好,想上就上,一定要好好学习啊。我说你那时要是坚持上学,爷奶也没办法,为什么大你九岁的二伯不回家干活养家,凭什么你回来干活,供他们吃穿,你也是太傻了,父亲说,都是亲兄弟,还分什么你我,他们愿意上就上呗,谁有出息了不好!
父亲和大伯,爷爷三个人挣工分,秋后粮食自然就分的多了一点,可是好景不长,父亲十六岁那年,爷爷浑身无力,胃疼胃胀,到医院一查竟是胃癌,爷爷住进了医院,高额的医药费让本来一贫如洗的家更穷了,奶奶跟姑姑伺候着爷爷。那年头时兴出夫,就是到工地上干壮工,为了多挣点工分,父亲跟着村里的大人们到外地出夫了,什么累活苦活干过,挣了钱赶紧带回来送到医院去,这时,病了一年多的爷爷因为经常胃出血,导致严重贫血,大伯的血型不合适,二伯说是耽误他学习坚决不去医院。四叔五叔年龄还小。17岁的父亲从外地赶回来,看到爷爷面黄肌瘦的样子,伸出胳膊对医生说,我的合适抽我的血吧,能抽多少就抽多少,医生看父亲瘦弱得身体有点迟疑,但是在父亲的一再坚持下,都被感动了,最终父亲的鲜血缓缓流进爷爷的身体里,爷爷的精神好了很多,时隔三个月父亲又输过一次,父亲本来就单薄的身体抽完血后没有补充一点营养,就更瘦弱了,就这样,爷爷五个儿子中,每次给爷爷输血的都是父亲,爷爷说,“咱爷俩有缘啊,我是得了我三儿的继了”。父亲俯下身子跟爷爷说,“什么也别说,我只要你好起来”。
可是,爷爷最终不治撒手人寰。临终时,爷爷拉着父亲的手一个劲得流泪,只留下一句话“看你瘦的,要好好吃饭”。
世上有很多事是科学解释不透的,爷爷走后,父亲只要在爷爷坟前的坡地里干完活回来,就浑身无力,面色枯黄,每次都是通神的七奶奶跑来一看就说,是我三哥(就是爷爷,他排行老三)想你了,把你的魂拿走了,我去叫叫,果然,七奶奶拿火纸扣在碗上一边向纸上洒水,一边开始叫魂,说让秋儿(我父亲的小名)回来吧,他还要干活,要养家糊口……。念叨一袋烟的功夫,突然,火纸中间出现一个亮点,七奶奶就说“回来了,回来了”。果然,一会儿,父亲的脸色红润起来了,下午就能起来下地干活了。我不迷信,但是这些事总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爷爷走了,留下了五十三岁的奶奶(爷爷比她大了十多岁)跟三个未成家的儿子,那时,大伯跟二伯已经成家单过了,姑姑也已出嫁,父亲突然成了家里的长子,他与奶奶又一起苦苦撑起了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