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日更,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儿。
开始日更至今,短短2周的时间。如果每天不在简书上写点什么,总感觉缺点东西。
决定参加日更,目的是治疗自己的拖延症。不典型部分拖延,只在写东西这件事情上,能拖就拖,一拖再拖。
如今,张开眼睛,就想写点东西发出去,之后,一整天神清气爽。
不仅如此,个人的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
1.作息时间越来越规律。以前随心所欲,能不睡就不睡,能不起就不起,做饭还是点外卖,全凭心情,放纵。
现在,起床,做饭,锻炼,看书,收拾,睡觉,定时进行。
生活没规律,文章也很难理清条理。一日作息,就像文章的条理,捋顺,一切顺理成章。
规律的生活,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日更以后,自然而然的改变,不这样做,好似对不起自己写出的文字。
2.看书的时间多起来。日更是输出的过程,就像做菜,没有主菜配菜,做不出新菜。
比如做萝卜汤,是萝卜蛎蝗汤,还是萝卜大虾汤,或者是萝卜土豆汤。
萝卜是主菜,其它的是配菜 。选好后,要考虑,萝卜是切丝,还是切块。做菜要有物,要挑选,总不能每天乱炖。
码字也是同样的道理,每天想说的东西是主菜,其它的抒情议论是配菜。
例如,我要把`这个雪糕很好吃`(主菜)的事情,用文字写出来,首先要说雪糕的名字,然后雪糕生产厂家,接着介绍它的味道口感等等(配菜),只有这样才算完整。
如果只说雪糕好吃,别人会一头雾水。如果文章只写几句话,干巴巴地不说,更不能在简书上发布,有碍观瞻,不符合简书的要求。
持续地输入,才能不断地输出。所以看书是必不可少的。
3.手机的用途变了。手机被称作当代的电子鸦片,大人小孩离不开。以前每天用手机刷微博,刷dy,简单快乐。不用付出而获得快乐,成瘾。
现在,打开手机,首选简书,先阅读学习他人的文章,再看看自己文章的阅读量。一旦发现自己码的字有人看,格外高兴。这份欣喜和快乐是正向的,可以获得持续的动力和能量。
目前,手机中还下载很多读书app,用来随时阅读。手机变成学习工具。
4.有意识地整理家中的物品。以前看见喜欢的东西,只要能力允许,就买。拿回家,也不管有用没用,随便一放,忘了。
久而久之,东西越来越多,占据有限空间。真正要用的东西,拿取费时费力。
例如,鞋柜里的鞋子,春夏秋冬、花花绿绿,没有分类、杂乱地堆在一起。
入秋后,找当季的鞋,只能从最上面的鞋盒,一个个找下去,即便找到鞋,一看颜色花哨跳跃,很难搭配衣服。
衣柜里的衣服,家中的摆件,书柜里的书,全都是这样。
没有日更的时候,从来没有发现家里杂乱无章;日更以后,开始审视生活,审视自己,发现不仅家中物品需要整理规划,自己的生活、支出更需要妥善规划整理。
日更2周时间很短,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在简书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