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自然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楼林立,城市包围农村;商业的发展,利益的驱使,人心的善变,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身处的环境太嘈杂,太多纷争和身不由己,让人内心饱受沧桑,虽然灯红酒绿的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机会,但是其中掺杂了金钱和权利!这是发展所带来的附属品,因为迅速发展,每时每刻所需要接受的东西多而杂乱,这些东西会让人产生种种欲望,欲望就会促使人前进同时也会让人生出求而不得的痛苦,如果不能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追求,最终会让自己迷失!


为什么很多小乡村里面的人面对着新鲜事物会保留远离和观望态度。有人说是愚昧和保守;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无欲无求的方式呢!就好比,一个刚踏入社会的人阅历很浅,所以沾染各种社会不良习惯的机会也较少;但是一个饱经世事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城府也随着加深。也会产生很多痛苦,所以很多人难得糊涂,与其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倒不如豁达一些才不会丧失纯真的本性


>>>       

乡村能自给自足,少去了生存的压力,而身处城市之中,由不得你停下来,停下意味着淘汰!

乡村生活用清淡二字来形容是适当的,正因为清淡惯了,见得少,知道得少,所以欲望就少得多。宋词中有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这样的诗词。人们留恋的不仅是农家清淡简朴天然的食物,更怀念乡村纯朴、真挚、、热情。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怀念乡村,怀念友情,怀念童年,实际上是在回忆那份真情,那份自然的天性,自得其乐,别无所求


>>>



                                (四)

现在不知有多少人愿意归隐隐居山野林泉,大自然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淳朴·天然·自在和宁静。虽然生活清贫,但是精神得以充实 它给人的美感不仅在视觉,在听觉上同样给人以享受。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恐怕更多的是通过听觉来感受。很多东西在听觉视觉上的感受可能是一样的,品味这些自然山水的乐趣固然为好,但如果只一味流连于美景异物,山野林泉之上,忘记了自己应该背负的社会责任,那也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越来越多人想回归自然,自给自足!很多人把这个事看做是高雅,脱俗,其实这是对这个社会的逃避,对自己责任的逃避,也在逃避烦恼


人们喜欢风和日丽的春景。同样,人们也喜欢平和快乐的人生。所以不必一定要去山间野外。只要时刻保持一种健康、豁达、安然的心态,那么你周围的世界就是一个欢快美丽的世界。

是不是大自然的风光只有闹情逸致的人才会去欣赏呢?虽然大自然的山川草木奇花异石,都是供人欣赏调剂情绪陶冶身心的,但把全部时光精力都消靡在风花雪月中,此生只好静,万事不关心,是不是太自私了呢?物欲强者迷于富贵功名,雅兴高者恋于山川美景,各有所求,情趣不一,感受自然不同。如果一味否定功名利禄,主张清静无为。但是置身大自然之中是为了陶冶性情,体察世上万物的变化是为了寻求其规律,只有以闲情,以心静才可以耐得寂寞,才能体会自然的情趣。只有沉浸于对万物变迁的细察,才会忘却人世喧嚣,抛却人际烦恼。

不管身处哪里,心境是最重要的!人处于自然而得身心解放,再处于闹市中不急不躁,这本身就是一种修行和历练的过程,从外到内的感受,再由内至外的散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字理教学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王秀娅 女 广西柳州柳东新区雒容镇第二小学) https://...
    雪松_d0e3阅读 4,233评论 1 4
  • 朝鲁的变迁 朝鲁——蒙古族男孩子常用名,常译成石头,寓意玉石或者宝玉,也是父母掌中宝贝之意。本文主人公朝鲁,出生在...
    巴哒一下阅读 4,705评论 3 1
  • 傍晚越来越浓密的云雾 却意外的被风吹出一道晚霞来 我是伴着驴友的惊呼 放下手中的扑克牌 钻出帐篷的 拍下转瞬即失的...
    山雀之女阅读 1,521评论 0 0
  • 早晨四点即奔赴机场,候机飞往 厦门时,落地时不免有些失望,也许是希望太大,在心中描绘的过于完美吧。轮渡码头匆匆赶船...
    NANA0阅读 2,642评论 0 0
  • if 的判断 括号里的表达式会被强制转换为布尔类型 通过true 和false来判断是否执行if 后面的语句,tr...
    clumsy钧阅读 1,4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