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公号:“星思考”,ID:j星星,文责自负。
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比如,刚刚经历了刻骨铭心的失恋,正好又去影院观看爱情电影,可能会哭得一塌糊涂,而且那部电影的情节也会记忆深刻。
这种被电影情节吸引,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常被称为带入感。带入感不仅容易产生共鸣、加深理解被带入的情节,而且容易引发思考和激发想象力。
清明节期间,青年作家阿措的这本原创长篇小说《沧城》,让我也深深地体会了一把阅读的带入感。
之前,我一直给自己,也给别人强调:阅读书籍一定要写阅读笔记。然后别人就问我,如果没有写过阅读笔记,应该如何去写呢?我回答得最多的一个方法,是让别人先去找到书中的一个小点,是能够让你有感受或有思考的点,然后放大了去写。
我就经常这么干。但是,今天我又发现了一种带入感的写法,收获更大。
清明假期归来,儿子要写一篇关于“传统节日”的作文,写提纲时,他来问我建议。我说,你肯定写刚刚过完的清明节,因为清明祭祖很有意义。他也认同。
他很快写完提纲,结构是总分总,总是开头,分是中间,总是结尾。中间最重要,他想介绍清明节的由来和发生的重要事儿。他问我建议。
当时,我刚刚看完《沧城》,意犹未尽之余,立马快速查看了一下这本书的结构和情节。
然后,我开始给儿子讲解这本书的结构,它的结构也是总分总。
总是开头,是第一章:沧城东街。沧城是一个小县城,是茶马古道的重镇,开头讲的是沧城一名叫仙婆子的老妇人死了。
分是中间,通过回忆的形式,写了三名女性的生与死和爱与痛。
三名女性,分别是第二章:水仙,水仙就是小时候的仙婆子,她幼年时被土匪掳走,沦为女奴。在打鹰山恶劣的环境中,她顽强地活着,还成了通灵的神婆。第三章:斋姑娘,斋姑娘是水仙的好朋友,她虽有终身不吃荤,也不嫁人的命运,但也有内心的爱恋和向往。第四章:女赶马,女赶马名叫金凤,她的丈夫却和水仙相好。她奉献着自己,又被爱所困扰,她要和已经死去的丈夫离婚,最后却被拖拉机撞死。
总是结尾,是第五章:尾声,仙婆子的死因真相大白。
儿子听得非常入迷。我又继续补充说,本书的重点是在中间部分,虽然分成了三章来回忆三名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但是她们的故事并不是割裂开来,而是有前后关系且相互交错的。
于是,儿子最终在我的提醒和建议下,写成了他的作文大纲。
开头和结尾不谈,最主要的中间部分按时间线,分成了第一天上午:爸爸老家;下午:妈妈老家;第二天:烈士陵园。具体点儿的情节就是,第一天上午去爸爸老家扫墓,纸钱烟扑他的面,因为那是先人在和他打招呼;下午去妈妈老家扫墓,因为去了爸爸老家,肯定也要去妈妈老家,妈妈老家居然有一名爷爷是战斗英雄,妈妈说他是一名光荣的烈士。第二天回到南京,又去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缅怀烈士,印象最深刻的是去祭奠江苏公安英烈纪念墙。
这就是我认为的带入感,说实话,对帮助我理解书中的情节、作用巨大,我感觉比费曼学习法的效果还要好。
之前,我写过一篇短篇小说《捕蛇人》,故意给女主角(蛇女)加入了一些民间神话传说的情节,她因为犯下了天理难容的罪行,而被惩罚变成蛇身,赎罪之后才变回了人形,变回人形之后还是没有逃脱上天的惩罚。
我一直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但又不知道如何提高。
《沧城》中也充斥着一些民间神话传说。
比如,写沧城的由来。传说源于明朝皇帝来这里屯兵时遇到土著反抗而引发了大屠杀,尸积成箐而形成鬼域,瘴气弥漫而导致水源断绝。后来是观音化身为赤脚老太婆,以脚印引尸水东流,最终化解了灾厄。然后当兵的才放下刀剑,娶妻生子,建成了如今的沧城。
再比如,写水仙通灵。那是她在打鹰山的日子,她像野草一样顽强,她学动物的习性,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活着呢。”自然而然地,她便听得懂鸟兽语言,看得见山灵,也遇见了魂灵。
这些民间神话传说的带入感,不禁让我感叹作者为何这么能写,而且写得这么好,特别是神话和现实的过渡更是丝滑。重要的是,结合自己写的“蛇女”,《沧城》中的这些传说情节和写法,特别能够引发我的关于神话传说写作思考和无限的想象。
还有,之前我想写一篇关于“诅咒”的短篇小说,开头只有一行文字:“八岁那年,父亲开车走了,他没怎么带过我。我对他充满了恨。他死了我也不会有感觉。后来,我知道了家族的秘密,那是一段有关诅咒的秘密,让我不寒而栗。我也必须在儿子八岁那年离开。”
我已经想不起来,这个开头的一行文字,是哪里看到的灵感了,只记得我想写一篇“诅咒”的文章。但是,我开了个头之后就放着了,苦于一直没有灵感。看到《沧城》中的这段话:“这样的路,父亲当年一定是看不上的。但牵着马走在山路上,金凤恍然感到,自己跟父亲走在了一起,走成了一路,仿佛百转千回想尽法子,仍然逃不过家族的遗传和诅咒。”
结合书中上下文的故事情节,很神奇,我也出现了被带入的感动。这仿佛是对我曾经想写的那个“诅咒”的指引,我突然又有了无穷的力量,是那种思如泉涌的感觉和立刻要写下来的冲动。
碰到好书不容易,能够有带入感的好书,更加不容易。
《沧城》我被带入了,我喜欢里面那些被作者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故事,是日光之下她们的故事,我更喜欢她们强悍的生命力,以及我自己被带入之后感受到的、交织着的无穷的思考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