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收拾东西,意外翻出来两本金田一的漫画书。07年1月出版的狱门塾杀人事件上下卷。
07年,那时候我在哪?我还在大学的校园中游荡,不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也没有学习上的烦恼。
那是最为轻松自在的一段时间。
稀松平常的生活中,偶遇上金田一少年,忽然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在1992年便已在《周刊少年Magazine》上连载。我看到得稍微晚了些,却丝毫不影响他的魅力。
《狱门塾杀人事件》杂糅了校园霸凌、完美犯罪、心理盲点、因果报应等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从茂吕井连的死开始,环环紧扣地讲述了被害者一个个接连死亡,随后便是金田一精彩万分的破案解密过程。
当事情真相全部解开,观众才恍然大悟。所谓的完美犯罪,竟然就像变魔术一般。里头藏着的弯弯道道那么多,果然不是普通人能够想象得出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忍不住好奇起来。真的有完美犯罪的存在吗?
如同书中讲述的,氏家老师趁着夜晚将理科班学生从月亮庄带到了太阳庄。他是利用了心理盲点,让学生在迷宫似的林间小道上绕到失去判断。
但在现实中呢?真的能保证被绳子牵着走的学生们,不会有一两个一直留意着路线?或是,有一两个方向感特别好?
只要有那么一两个异数的存在,这场犯罪就彻底的失败了。
所以,所谓的完美犯罪,就像金田一对地狱的傀儡师高远遥一所说的——“对于你偶然想到的手法,又是同样偶然地被我解开,这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必然’!”
完美犯罪的产生,必然具有偶然性。就是因为生活中的偶然相互撞击,恰巧产生了这么一个结果。不可复制,无法量产。
而这,又显现出它的另一个特性——不可重复性。
空城计只能唱一次,而完美犯罪,也不能多玩几回。犯罪的每一次实施,必然会留下痕迹。一次、两次或许还能侥幸逃脱。再多几回,必然是会暴露的。
这种不可重复性,在一定程度上,也确保了我们普通人的人身安全。
当然,生活中还是真实存在着,各种悬而未决的案子。例如开膛手杰克、月光下的谋杀者、克利夫兰的“无头”谋杀者等等。
但迟迟悬而未决就算完美犯罪么?
这些案子,有些是因当时的环境限制,有些是因为证据的缺乏,有些则是因为罪犯突然消失匿迹了。
可这些在当时阻碍了破案的因素,在未来的某一时间,搞不好就轻易化解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指纹的提取、监控的密布、DNA的验证……各种破案的辅助技术日新月异。过去破不了的案子,不一定未来也破解不了。
这么看来,所谓的完美犯罪,同时还具备了时效性。
综上所述,完美犯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还要与时俱进,时刻走在时代最前沿。所以,这成功的几率能有多大?
在精密的计算,终归算不出人心的走向。这个世上,没有犯罪会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