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的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企划。曾一度成为微博热搜关键词。
40年,一个比我年龄还大一轮的“时间”。在我的概念里,它似乎并没有离我很远,就好像我始终觉得毕业四年也没有很远一样。
1
我自己的记忆渐渐模糊,毕竟祖国高速发展的时候我在为解不开数学题夜不能寐。
不过还是能记得,2003年非典和2008年汶川地震这样的大事件,每一个学生多少希望一年多发生些大事件,这样就能与“不上学”挂上钩,成为不用上课、放假的“幸运儿”。
也因为一心只读圣贤书,压根不知道非典那年,马爸爸的阿里巴巴宏图(回头再看,信息闭塞啊)。
那时候对“网购”的态度就像现在对“微商”一样,总觉得不靠谱且事不关己。
而我真正接触网购,是大学第一年。从看到舍友在淘宝上买的好看帆布鞋开始,我因为羡慕又懒得上街(事实上学校在偏远山区,购物很不方便)的情况下,我淘宝了一双鞋。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注册微博、豆瓣、校内等等,这些社交之类的东西。从这里看出,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人是很容易跟风的,生怕自己错过什么而被落下了,就像现在又流行知识付费一样,流行报线上课程,什么速成技能培训,什么小白训练营。
QQ倒是很早就用了。也只仅限于学校学习信息课。
我还记得教信息课(也就是计算机课)的老师是个胖子,眼皮朝天,永远是不耐烦的脸。讲课的内容也很枯燥,现在想来,一个教课兴致不高的老师会误导一个孩子其后职业的选择或规划。我就认定了,长大肯定不学计算机,可现在,上周在招聘会上我居然找一家教编程课的培训机构聊了半天,差点心动就去给少儿教授编程课了。
所以,永远别框定自己的发展,这个前提是你要有好奇心,对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好奇,对历史好奇,对商品交易好奇,对金钱好奇,对人性好奇,对知识好奇,等等。永葆好奇心,多问自己为什么,就会收获不一样,可以说已有的人生也不一样。(我记得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就是:好奇心。现在我会怎么写呢?)
2
上周末,我问老爸:30岁的你在做什么?老爸回复我,他在一家国企的下属企业做技术员,从学校出来后最好的十五年青春给了那家单位。但没有得到上升发展,这里有领导的决策失误、金融危机影响外贸、入股企业资金不足等多种因素多方面影响。悲催的是,我发现自己也在经历老爸当年的沮丧。
离开后原单位反而变好,而离开过的人绝对是不会再吃回头草的。
如果很早的时候就听过成功人士告诉你的:“30岁前跟对老板。”我想我们能缩短试错的时间(尽管有些错误不是我们想犯的),并能走得更加深刻。
我现在就很相信一点,30岁前尽快找到自己的目标,一定要10年、20年不变。以及已经实现这个目标的成功人士,也就是偶像。找到一位即将被超越的偶像。
如果不能很快找到目标,那就找到一个引发你好奇心(兴趣点)的行业、行业人物(平台、品牌),一定要有“人”的气息在,尽可能地沉浸、融入、模仿、输出,最后达到复制(其他的目标)、创新。
3
现状惨淡,是我这个老板没有好好经营过去的人生。
你的现在就是过去的全部映射。
但我仍然很感恩,我妈也常说:“如今的日子和过去比起来好太多了。”我们度过了最糟糕的日子,就应该带着勇气和信心,一如既往地保持,并做到最好。
感谢自己投胎在如此通情达理且辛勤耕耘的家庭中,遇到愿意培养我的父母。想想那些被遗弃的、留守的孩子,我幸福不知道有多少倍了。
换念一想,既然出生就是一种幸运,活着就是意义,那何不带着与生俱来的力量去磨练、塑造更好的5年、10年、20年“我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