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街上的人都喜欢和他相处 ,和他相处过的人都知道,忠和是一个性格开朗、待人真诚直爽、乐于助人、喜欢交朋友的人。
他有两个特别的爱好,打猎和喝酒。每天早餐和晚餐至少每次要喝二两酒 ,但他几乎没有喝醉过,也从来没有因为喝酒而耽误过工作。因为林业工作还兼顾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所以他打猎了主要对象就是野兔,只要不影响工作,每天晚上必须扛着枪到山上转一圈,不管能不能遇到猎物 ,经常是几个共同爱好的人一起,如果运气好能打到猎物,第二天晚上便聚在一起喝两口,喝酒时常常也会谈论工作,谈论兴趣爱好,每天谈论到开心点的时候,忠和很有特点的爽朗的笑声通常很远就能听到,也经常会有一些酒友闻声而至。他的兴趣爱好也非常广泛,酒过三巡之后,吹唢呐,弹跳四弦,彝族人的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爽朗豪迈的性格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次,西南林学院一位教授带着几位实习生,到老厂竹园研究大龙竹的施肥技术。他们特意邀请教授一行在林业站的食堂共进晚餐,晚餐是忠和亲自下厨做的。他平时也喜欢研究一些菜品,能做许多拿手好菜。那天他特意做了一道自己命名叫“老羊茴香”的红烧羊肉 ,每人只有一块拳头大小的羊肉 ,并且每一块羊肉上都穿了一根羊的肋骨。教授一行品尝过后 ,都称赞说从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羊肉,年近五旬的教授还特意多喝了半杯酒。在如此开心的场合,他爽朗的笑声不许从食堂传出来。
席间他们还进行了一场学术辩论 ,教授是从专业的角度谈到大龙竹的施肥应该用电钻给竹桩钻孔,直接由孔里进行施肥效果更好。而忠和的经验却是从竹桩周围进行施肥较好。原因是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在周围一定范围内进行施肥就有利于竹子的吸收,而竹子的根部却是竹桩连着竹桩 ,老竹桩非常坚硬, 用来制作装水的容器都密而不透,只是肥更是无法吸收了,再说打孔施肥将会大大增加人力物力的成本。当教授和几位林业专业的大学生听完他的辩论 ,改变了自己原先的观点,还将他的观点写入了他们的课题论文。
这一次辩论让忠和很是自豪 ,一是平生第一次向大学教授发表自己的观点;二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技术被教授采纳并写进论文。
其实,知识一直在悄悄的改变他的命运,小学二年级的学业都未完成的他,凭借自己永不放弃的对知识等渴望与追求,使他渐渐的也融入到了知识分子的氛围,他的自豪也成了必须的情感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