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双溪画展 非常人非常展 开幕,这次参展的小到11岁的甘玉彤,年长至83岁高金美奶奶,有壮年,也有残疾,讲真,这一排人站出来,真让人深切的感受到沈明辉开幕式上说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自我。
林老师让他们说点什么,说说此时此刻,说说自己自己想说的。他们没什么学历,他们不善言辞,他们所有想要表达的或许都通过画笔倾注于画布之上了。看到他们紧张的回避,看到他们笨拙的重复,也看到他们的欣喜,他们的骄傲,他们站在这里,就足够让我感动。
兰曦生病以来,不能说话不能行走,可是画画一年多到如今她可以说也可以走了。沈明辉曾经甚至只能靠扮小丑过活,他在双溪画画发现了生而为人的独一无二,在这里发现自我。
让我热泪盈眶的是林苑松,一个戴着助听器能勉强听见我们说话的比我还小的小伙子。
“你想不想说两句?”他点点头。
林老师把话筒递到他嘴边,他开始说。
“大点儿声。”
“他没听到自己的声音。”林老师说,“其实许多语言没听到也会打动人。”
林老师没有移动他手中的话筒。
偶尔能听到林苑松嘴里蹦出来的一个字符的微弱发声。
“他有千言万语,虽然我们听不到,但是他在说。”
他还在专注认真的说着,从他的眼神和嘴角的起伏可以看出来。
“我们没有听到他说什么。这就是我们经常以为没听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思想。”
拍摄的人,围观的人,认真的看着,认真的听着,他们在感受着林苑松无声的话语里传递的声音。他说了很多,他很认真的在说。
林老师手中的话筒一直没有动,直到林苑松示意他说完了。
“哪怕这个世界再没有声音,可是都有无数的生命在呐喊。每个生命,哪怕无声的时候,都充满渴望。”
感动于这静默的一幕,他安静的说,许多人安静的听。
语言或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表达的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可是对某些人而言就未必了,可是他们,也有着呐喊的渴望。我感动于林苑松专注的表达自己,这是生命的绽放。更感动于林老师及在场所有人的安静聆听,这是尊重生命。
许多时候,我们想表达自己,可是身边总有一个泼冷水的人。许多时候,我们也就是那一个泼冷水的人。许多时候,我们听到了诸多嘈杂之声,却听不见发自内心的话语。
愿有更多人做那个拿着话筒的人,即使听不到他在说什么,但,还可以感受。
最后,放上视频链接,也许,你也会被这无言的一幕所感动。
视频链接无声的世界有无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