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商学院的院长王明夫的一个关于阅读的分享视频,无意中了解到,一个半小时到时间,我分了几次才终于在昨天听完。
在此记录下关于这个视频的学习心得。
王院长从自己读过的书和看过的电影、对当下疫情、股市的认知,自曝自己的人设。也在前后花了时间介绍了关于和君小镇图书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对于阅读的理解和收获。
第一:关于深度阅读。一个人这辈子到底该读多少书,该读什么书?该怎么读书?每个人的答案可能不同,但有一个共识,你的过去一定有你读书的积淀,你的未来也隐藏在你的阅读之路。
到底是快读还是慢读,读完记住或记不住各有什么影响?这段时间听得到,跟舵主打卡读书,也越来越理清了适合自己的。
无论快慢,无论能否记住,其实都不矛盾,根据读书的目的,解决问题的重要程度不同,当下自己选择的就是最合适的。
比如关于主题阅读,有速读的能力,可以让我们高效的筛选出值得深度阅读的书籍,而这正是“丁”字阅读的体现。
第二:读什么书比较好。听下来这一点倒是比较一致的,文心养成要读经典,读传记,读经久不衰之作,读学术著作和西方哲学经典。而专业类和工具类书籍,需要先读后用,通过不断实践才可真正掌握。这个部分还需要提到王院长写的《我是怎么读大学的》,看完这几千字的长文,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开头的那句话。
“深度阅读所沉积而成的四样东西,视角立场、逻辑思维、情怀审美和文字功夫,是我整个人生系统运行的底层架构,也是我后来职业发展的个人特征。”王明夫说。
第三:读多少书是够的?身边不乏爱读书之人,近到自己的亲人,远到刚刚认识的朋友,甚至像王院长这样的,在生命中出现,但可能无缘相见的智者,我想多少应该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个相对数,一个概数。几百本也好,几千本也罢,更多的想告诉我们,读书这件事需要量的积累和自我沉淀。
回想自己的大学,好像也忙着各种的社团活动,忙着拿奖学金和考级,而实在是忽略了阅读,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如果没有沉浸在书的海洋,真的有些浪费,好在有句话说“只要开始,永远不晚”,虽然走到今天,读的书还是寥寥可数,我还是非常感恩,感恩遇到过的朋友,感恩生活的艰难,还启发我寻找生命的意义,反思过往的不足。
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读书也一样,不可能今天一下子读上许多书,好在能有一分觉察,接下来,让我们拿起一本书,无论你读的快与慢,无论它有没有意义,我们所要做的,沉下心,凝定神,先读起来,厚的读不下去,就读薄的,薄的也读不完,就从每篇诗词歌赋开始,一切先开始,再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