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拖延症患者吗?初期、中期、还是晚期?
每天睡觉前躺在床上就后悔,今天计划的很多事情没有做,或者一直想做的事都没有做。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生而为人,是人就会有惰性,这个是有我们的基因特性决定的。但,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和有意识的行为来改变。
今天听樊登老师讲《终结拖延症》,作者把拖延症分为四种类型~
①【期限性拖延症】
在一定期限内的拖延,比如周三要交报告了,拖到周二晚上熬夜通宵完成。
②【个人事物拖延症】
事情没有规划,不紧急也不行动,比如你想带全家去旅行,但是一直没有计划,不找旅游攻略,不买机票,不准备旅行的用品等。
③【简单拖延症】
顺手就能处理好的事情却一直搁置不做。比如清理微信好友,回复微信,取快递,订票等。
④【复杂拖延症】
来源于比较复杂的心理学的活动,比如遗传、你的心理疾病、你童年的经历、你的完美主义、自我否定等。
应对措施:
①觉察
②行动
③调节
④接纳自己
⑤自我实现
除此以外,我们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不要认为自己就是懒人,大多数拖延症患者其实只依赖一样东西:明天。今天状态不佳,还有明天呢?今天的任务交付还没到期,还有明天呢?
就像《明日歌里》说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事实上,今天没有做的事很可能到了明天也不想做,也因为没有及时做而失效,还有明天你不知道有没有新的任务,或突然被别的意外事打断。
“明天”充满了新的希望,但用“明天”作为拖延的借口,却是对碌碌无为的今天做出的最无力的辩解。
比尔盖茨说:立即行动,不要拖延,适者生存。
一旦有了拖延症,就会对自己造成很大的危害:怀疑自己,对自己不自信;萎靡不振,容易消极倦怠;
严重的时候,心理扭曲,情绪恶劣甚至变得麻痹不仁。
想知道自己有没有患上拖延症,从下面几个角度去拷问一下自己。
1、你是不是总缺乏自信?
自信看似和拖延症没有关系,其实二者联系密切。自信的人,在面对难题或挫折时更加积极,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做到,所以不会产生畏惧情绪。而缺少自信的人,他们想到的是在困难前逃避,心理承受能力不够,不敢直面问题。
2、你是不是总爱空想而不动手?
在职场上,这种行为叫“缺乏行动力”。在脑海中,我们可能已经勾勒出非常漂亮的职业蓝图,提前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完美的规划,却总在“执行”这个阶段停滞不前。永远在想,永远不做,这就是拖延症的表现。
3、你是不是有些懒惰或者畏首畏尾?
这算是两种问题,有些人不是不敢去做,而是懒散不愿去做。
具体表现是不属于自己分内的工作一丝不做,分内的工作也抗拒、不够积极。
这种情况早晚会发展为拖延症。还有的人畏首畏尾,做事胆怯,怕出错,继而因为过度担心而拉低自己的效率。
4、你是不是缺乏活力和干劲?
在工作和生活中,激情和活力是最珍贵的东西,甚至比能力更加珍贵。
有能力没激情的人,他们做的事少,抱怨的事多,只会让自己的效率越来越低。
有激情没能力的人,他们的激情会促使自己不断学习和进步,投入到工作中的精力越来越多。
所以,没有活力和干劲,你的工作就很容易拖延。
自测之后,你是否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一条呢?
让我们一起和“拖延症”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