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鹤飞
又到了点评文章的日子,每次点评都心存芥蒂,不知自己点评的对不对?是不是和作者的想法一样?
但是既然做了点评编辑,就应该坚持下去,点评不同的文章,也能从不同体裁,写作手法上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慢慢进步成长。
点评文章有时和改文还不同,因为改文有时只是看语句通不通顺?文章结构合不合理?有没有错字别字?标点符号正不正确?点评就大不一样了,不但要把文章通读细读几遍,看文章有没有上面提到的错误?最主要还要领悟文章内涵,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就像“庖丁解牛”,你不了解牛的内在骨架结构,怎样把牛解剖的如行云流水?所以点评文章也是一个锻炼人的细活,希望我的点评大家喜欢,也希望老师们能多提意见,非常感谢!
以下为今天的点评文章:
【点评文章】金陵随笔(10)两个王的命运
【文章作者】云行笔记
【评文编辑】黄鹤飞
评文:
文章从游北苑写起,把读者从北假山引到西假山,曲径通幽处,再到岁寒山,进而带出历史典故。一层层铺开,如抽丝剥茧,让人在跟着作者游苑观景的同时,仿佛置身于历史长河中,感受到了人文景观的厚重!文章的可贵之处,不是单纯的游记,在游历山水之间,包涵了历史文化。
两个王,一个是大明开国功臣徐达;一个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都是中流砥柱,精明能干,功高盖主。只因在性格和处事原则上的不同,而最后的命运截然不同。让人认识到,历史的变迁,有时也是利益冲突的游戏!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一切恩怨都会被它冲散。不是吗?随园主人——袁枚,并不因它的历史变迁而扫了自己游苑赏梅的雅兴,并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就是最好的证明。
作者最后更是以“回家”结尾,点明“家”才是每个人心中的“港湾”。权力把持者更要以国为“家”,不要被利益冲昏了头脑。体现了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一篇美文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喜欢。
文章不足之处在于语言不够精炼,如在朱元璋和徐达下棋做教育工作时,解放思想,放下包袱,说一遍就可以了,重复反而累赘;再如“无论是东王治下天平天国运动的轰轰烈烈”读起来就很别扭,希望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多加注意,一家之言,不足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