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印度,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咖喱,宗教,黝黑的肤色。对于这个国家,有人趋之若鹜,也有人嗤之以鼻,总之褒贬不一。也许只有亲眼所见,才能有切身体会。我们项目的的主要城市为加尔各答(Kolkata),从1772至1911年的140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而今也被称为印度的现代化大都市。
我所在的项目是教育类项目,一开始因为安全问题被校长限制出行,后来经过多方交涉得以放行。于是一大早,约一个半小时,我们到达印度中东部城市。沿途,印度的街道给我的印象就是乱,自行车,摩托车,三蹦子,破公交车,古董出租车和现代的出租车,还有各种涂的看不出本色的大货车,在街道上挤来挤去,见缝插针。
我们的司机也是一路狂飙,即使是正在下暴雨或是途经狭小的街道,都不影响他把车开出人车合一,惊险刺激的效果,见到路人或者对面有车也几乎都不减速。路遇多半都是日本低端车,其次就是印度第一大企业TaTa公司生产的车,几乎很少高档车,更特别的是街边的车全是挨着或者说是撞在一起停的,所以街上的车很少是完好的。
印度是动物的天堂,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典范,印度的街上到处都是随意走动的牛,时不时会有猴子跑来跑去,有些牛甚至就趴在马路中间休息,司机也要小心绕行,牛在印度人眼中是神的化身,这也一度让我认为在印度不可能有牛肉吃,但是还是有餐厅供应牛肉。
一路上途径许多破旧的村落,很多人还住在茅草屋里。每隔一小段距离就会看到大大小小的神庙,据说印度是世界上受宗教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宗教的影响深入到它的社会与文化的每一部分。在这里到处都是关于神的彩色涂鸦,就连很多汽车的喇叭声都是大象的鸣叫声,对于这种无所不在的宗教色彩,有时甚至让人觉得有些恐怖。
经过多方的交谈,我了解到目前印度普通劳工的平均月收入为700-800元人民币,管理层的白领收入则可能是普通劳工的十倍以上。这种贫富差距之大实在让人惊讶,印度街上有那么多衣衫破旧的穷人。
在印度80%以上的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把人分为高低尊卑4种不同的种姓,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有的甚至不能在一起吃饭、不能同饮一口井里的水。最高种姓为婆罗门,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最低种姓为首陀罗,从事各种简单的苦力活。第二和第三种姓分别称为刹帝利和吠舍,分别从事行政管理、打仗和经商活动等。除此之外,印度教中还有另外一部分人被称为“不可接触者”,即贱民,地位最低,被称为第五种姓。所以印度历来不是一个可以讲公平平等的社会,即使你拼命努力,也可能永远无法进入富人的圈子。所以在这种极端的贫富差距背后,穷苦屌丝们就需要强大的宗教信仰来作为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