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简书上读了一篇前辈的文章,叫<早起的人比晚睡的人更可怕>。这个题目是比较吸引人的,因为在大家的认知中早起是有益的,而作者将题目这样写颠覆了大家平常的认知,引发大家去阅读的兴趣。当我们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会觉得作者用一种哗众取宠的方式来吸引人,但是细细揣摩之后,会发现作者在标题里面说的是早起的人,而不是早起!这是重点!因为早起给一个人带来的种种好处让他变得强大,所以他就变得“可怕”,所以再一想,作者定这个题目也无可厚非是正确的。我觉得这个定题方式,值得我在之后的写作中去学习运用。
ლ(•̀ _ •́ ლ)
剽悍训练营的安叔分享过,当你觉得一种方式有效,对你有提升,那么就大胆的去用。使用的过程中磕磕绊绊是难免的,但是只要你坚持下去,必然会对你有所提升。┏(^ω^)=☞很赞
不管是这种标题方法的运用,还是之后有更好的标题方法,掌握了就是自己的一项长处。在现在快阅读横行的时代,只要有点击量,那么不管内容是否充实,你就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假设写作等级是LV1到LV100,那么把一个标题定好,你就可以从一个写作小白LV1升级成LV10,踏出新手村,开始踏入写作江湖之路。
好了好了,又扯远了,现在让我们来回到早起这篇文章。大家应该都有过早晨六七点钟起床的经历,也可能有过中午十一二点钟,甚至下午五六点起床的经历。假设我们在早晨六点钟起床,那么我们可以晨读一些文章,然后舒舒服服的吃个早饭,或者进行一些锻炼,之后开启舒适而又充实的一天。假设今天八点钟工作、或者上课,当我们7点半匆匆起床去上班或者上课,晚上5点半下班或者下课回来,会发现这白天竟然就这么匆匆而过,毫无痕迹。
此外,我们来进行一个假设,这个星期当你忙碌了五天后,终于进入了愉快的假期,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一在这个愉快的假期中,你有一个领导安排的任务要完成。假设当天你是6点半起床,稍作锻炼,然后便拿起任务中比较重要的部分来完成。7点半吃完早饭,将任务中没完成的比较重要的部分继续完成,或者将任务中剩下的其他部分完成,任务完成之后你便可以开启你愉快的假期。
画面切换一当天七点钟,如果你还在美妙的梦乡中与周公聊天,两人促膝长谈,一直聊到了上午10点。如果你不是太饿的话,那这就是一个尴尬的时间点,起床吃早饭吧,觉得晚了,起床吃午饭吧,又觉得早了
╮ (. ❛ ᴗ ❛.) ╭划船不用桨,全靠浪
或许你可能会选择在床上再玩会手机,等到11点钟起床吃午饭。吃完午饭便来到了中午12点,自控力比较强的人会意识到去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而自控力比较弱的人,会意识到愉快的假期已经过去半天了,而我还没开始享受我的假期→_→那么便会先把自己的任务放一边,先去娱乐,认为时间还早,便就形成了拖延。我最近在看拖延心理学这本书(ー_ー)!!因为书被喵喵叼走了,今天不能和大家分享它的作者。这本书是研究拖延症的一本很实用的书,觉得自己有拖延症的读者可以去阅读。
同样与早起对应的是不熬夜,只有规律生活,才能开启我们的早起之路。当你10天20天30天,慢慢习惯了早起,便会发现早起是会上瘾的←_←所以还是睡懒觉比较好,哈哈哈。这段话是在简书的精彩评论里看到的。其实在阅读简书的时候,不妨看一下里面的精彩评论,数量不多, 写的角度挺不错的。而其他的大众化评论,比如哈哈哈666,不用去看,没有任何营养。
ok,今天的读后感就到这边。
致爱熬夜的文文老铁。
啸歌
2018.12.16
引用:Nicole林小白<早起的人,比熬夜的人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