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高中的女儿有项作业,读《苏东坡传》,周末回家给我分享读后感,把东坡鱼,东坡汤,东坡肉的做法描述的绘声绘色,跟我说苏东坡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因为一个热爱美食,能把食物的本味做出来的人,把他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一直消沉,不屈不挠,都会活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红楼梦》中的茄鲞,非常精致,在失去了食物的本味,《射雕英雄传》中黄蓉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感觉好像是为了意境做的菜,远不如洪七公在雪山上的烤蜈蚣让人感觉实在。
我惊讶的听着孩子跟我滔滔不绝的讲,也惊讶于孩子把《名人传》读成了菜谱,还从中发现了热爱生活,不屈不挠的本质。
读书,读什么?书的内容一直在那里,版本不变,几千年都不变,每个人读出来都不一样,我也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再去看这本书,会有不一样的体会和领悟,我们只能看到我们自己想看到的东西,有一本书,叫《遥远的救世主》,我读了好几遍,每次感觉都不一样,是什么变了?是我的理解和眼光。
客观是表象,固有是真象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寂静,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