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见到一个朋友,照例谈起关于孩子的事情。他们家娃最近处于升学关键期,但却闹情绪,成绩落许多。
我与朋友聊很多,觉得原因挺复杂,然后我感觉到他们夫妻的心里有焦虑。他们前前后后想了许多办法,试过理解和包容,试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动员各色人等,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真的费心费神。
然后孩子又正处青春期,父母是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夫妻两个有争吵也有商量,如果争吵,吵完生气完冷静下来,又能互相体谅都是为孩子好。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敬天下父母心。
随着资讯的发达,父母们接触到一种论调,说的是孩子的问题,其实都是父母的问题。
因为孩子的问题,无非是先天和后天。先天的话是父母或前辈给的,后天的话主要是父母创造的环境和家庭教育。什么样的父母教出什么样的孩子。于是焦虑的父母们更加焦虑和自责,求助和想改变的父母越来越多。
这种论调在西方100多年,在中国也不过几十年,属于新鲜观点。但我总觉听着不太舒服。
我没有大数据,就举这么个例子分享一下。比如一个家庭里,个性不同的两个娃。一个安静,一个具有攻击性。想象一下父母怎样对待这两娃。
是不是对待安静的,父母也安静,好好说话?对待攻击性的,父母很容易被惹火,于是叫孩子安静,然后孩子不听,父母就继续发火,孩子继续不听,直到父母无奈或者孩子屈服。
于是这两孩子一个继续安静,一个继续张扬(或压抑)。你说他们为什么形成这样的个性,是因为他们天生,还是因为父母的互动强化?
有的父母可能又要自责了,觉得自己对孩子没有耐性,造成孩子逆反和攻击性。且慢,除非刻意学习和反省过,否则人的反应是自动化的。安静的孩子造就了安静的父母,张扬的孩子激发出生气的父母。
警察来的话,父母与孩子双方各自负责,谁也逃不掉。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自然被孩子带着走的。不但是亲子之间,任何人与人之间都一样,凡事一个巴掌拍不响,巴掌与巴掌相互影响。
所以说“一切责任在父母”这种说法,不算错,是为了让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担子在于父母。但父母千万别因此自责了,反而带着歉疚感面对孩子,这个心态不好。
改就是了,好父母是改出来的。
说回开篇父母为孩子的学习和将来担忧。
我们现在的环境,社会稳定,大家比较有钱,竞争也比较激烈,从经济到娱乐到教育,好像什么都比较热闹。
娃娃们千军万马奔高考,自己都感觉一考要定终生。父母从孩子出生甚至出生前,就有竞争意识,比较意识,面子意识。
父母们要孩子赢得素质从而赢得气质,赢得考试从而赢得职业。又在商业机构的精心策划、大肆宣传下,大家你情我愿,配合得当,上演一幕幕符合历史潮流的课外辅导历史大戏。
但这一幕幕,一点不违和,我觉着挺美。
大家一起搞点气氛,大家都积极向上,大家都为了孩子,怎么会不美。
历朝历代的父母,都谆谆教导孩子:学样手艺,养活自己。淳朴、实在、感人。
现在的父母也一样,语重心长对子女说:好好学补习班,争取提高成绩,好好上才艺班,努力提升修养。
以前的父母简单点,要孩子学会生活的本事,安身立命。
现在的父母与时俱进,除了要培养孩子养活自己的本事,还要孩子学才艺长气质自我修炼。
父母们本质都一样的,淳朴本真的心思,为了孩子。历史以来没有变。
所以父母不但不必自责,还该自豪才对。
我想起一个母亲,每个周末带着女儿,4小时候火车,从老家台州去上海请钢琴老师。坚持8年,女儿成了名家高手。有人说这位母亲是自己想要,真的打鸡血了。
我看到成群结队的亲子团体节假一起出游,平时相互来往,谈的最多就是孩子的话题,都说:为了给孩子找小伙伴,一起玩!这听起来貌似目的性太强。
我还记得当年我的研究生办公室,电话询问我的择校意向,我的老父亲,颤抖地拿着电话听筒,莫明地对电话那头的老师说:老师您给他这个机会,他很喜欢学习!我当时甚至觉得父亲没必要多那么一句。
现在,我看这些父母都是天下最好的父母。所谓人间自有真情在,天下父母都值得爱。
在亲子之爱这件事情上,不单是“人性的光辉”,是整个动物界都有的光辉。
斑马爸爸为了保护小斑马,奋不顾身一己之力对抗狼群。这是爱。
鸭子妈妈带头跳下河里,给小鸭子极好的示范,直到小鸭子犹豫半天最终也跳下去。这是爱的升华,培养后代独立。
你看动物界的亲子爱,靠本能,做到爱与独立,境界就有那么高。我们人,一样有这样的本能。
我们靠本能,就可以做到很好,让孩子既有安全感,又学会独立。完美。
只是可能啊,结果我们居然没做好。
本来凭借本能就可以做到,却没有。那肯定是因为父母自己也出了状况,被什么不好的影响了,或者什么莫名的缘故,造成对孩子做出来的事情跑偏了,动作变形。
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的可怜,不仅是可爱可敬,还包含了真的值得同情。因为父母做的不好,不是出于本能,不是由于自愿。是无奈吧,或者自己也意识不到的部分。我们挺可怜的。
不要再怀疑我们为了孩子的那颗心啊。
再要看到我们送孩子上补习班,看到我们为了成绩问题为了修养问题责骂孩子,看到我们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也不要责怪我们了。
叫我们知道,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