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在一个换书的书友里看到了这本书,瞟了一眼作者,写《追风筝的人》的卡勒德·胡塞尼,顺便借了过来。
看之前,没有任何心理预期与准备,就一头扎了进去,其实这不大符合我自己的风格。但还是看的很舒服,胡塞尼的文字依然这么真诚简单,不会有一直读的转不过来弯的圈子,也不是平白的在你眼里一直打转的那几个字。
好的故事,就是让你读起来是在过人生吧。
看着玛丽雅姆从一个喜欢爸爸扎里勒的小女孩到嫁给拉西德,从一个被喜欢的年轻妻子,经历一次次怀胎失败,受到拉希德的惩罚、虐待、冷漠。然后遇见了莱拉,遇见了莱拉的孩子阿兹莎和察尔迈伊。最后她找到的人生满足,竟然就是莱拉和孩子们,为了他们的生活,玛丽雅姆也没有再继续的人生。
这样说来,玛丽雅姆的人生时间里,好像没有可以值得的事情,唯一的念想是那个她崇敬的爸爸扎里勒,却因为种种误解,到死之后才来请求她的原谅。可是我要说,爸爸是爱玛丽雅姆的,玛丽雅姆是有人爱的,其实娜娜也很爱她。
但这所有,还是没能避免玛丽雅姆苦难的活着的全部时间。要说最快乐的日子,大概就是小时候每天等待扎里勒来看她的日子和没有战乱时期与莱拉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吧。
与玛丽雅姆相比,莱拉真的好幸福了啊。
她有那么美好的强壮的持久的不变的爱她的塔里克,有塔里克给他的那么多爱,遇到相互喜欢相互爱的人了,难道不就是足够足够的了吗?莱拉还有给予她全部爱的阿兹莎,失去塔里克的日子,有着阿兹莎的陪伴,就好像他永远都在身边一样。莱拉还有察尔迈伊、有曾经对她好过的拉希德、还有那么爱她的玛丽雅姆,当然还有爱他的爸爸妈妈朋友们。
我一直没有想过阿富汗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好像也冷漠到并不太想去关心,可是看着玛丽雅姆,看着莱拉,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的被触动到。
了解到故事是故事,可是真的有像故事一样的生活,还有生存在这些生活里的妇女,她们早早嫁人,生了孩子,没有接受教育,穿着布卡,没有家庭地位,还要躲避战乱。可心里爱的,依然是孩子、依然是美好的爱情、依然是在那里的家乡——喀布尔。
最后,这句话还是继续放在这里吧: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赛依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