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先一步转业的老军转,我觉得转业是关系军人和军属一生幸福的大事,必须要慎重、慎重再慎重。正如著名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最紧要处却只有几步。转业无疑是决定绝大多数军营和上士士官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步,走好了余生幸福,走不好苦闷忧愁。
当然,能不能走得成部队说了算,但在提出转业申请、做好转业准备之前,建议战友们“四看”之后再做决定。
一看个人职级。
对于军官来说,当然是职级越低越好,连排职干部转业最佳,营职干部转业最不利,师团职干部转业最失落。这是因为,连排职转业优势明显,接收单位最喜欢年纪轻、职级低的军转干部,有大概率进入相对较好的单位,一般也能安排为科员,至少职级上不会太吃亏。营职转业绝大多数也是从科员起步,奋力向上已无优势,安于现状又太憋屈,饱受职级偏低与不再年轻的双重打击。师团职转业后心理落差最大,尤其一些师团实职岗位干部,有的还是一方诸侯,降两三级安排为非领导职务,必然极为失落,好在还能享受厅处级工资待遇,加上年纪也不小,努力往上升也不过恢复部队职级,能够超越所任部队职务级别的并不多,反而无欲则刚、心宽体胖,少有营职转业干部那种急迫和焦灼。
对于士官来说,就是越晚转业越好了。一方面,上士士官的工资待遇高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制人员,晚走几年既可以享受高收入,也能拿到更多退役金;另一方面,士官转业无论早晚都只能进入机关事业单位成为工勤编职工,越晚走的士官转业安置时得分越高,综合分排名靠前的具有安置岗位优先挑选权,还有很大机会进入公检法等实权单位。
二看家庭情况。
要看看是否存在两地分居的情况,如果夫妻天各一方,从照顾家人、幸福家庭的角度考虑,早点转业方为上策。同时,也要看家属的态度和地方的关系,家属是否强烈希望自己转业,地方上是否有背景关系可为自己转业安置提供助力,这些都是自己抉择时所应考量的因素。
三看安置政策。
转业安置去向容易判断,不外乎入伍地、部队驻地和配偶或父母户籍地。明确了自己的去向,更要弄清楚转业接收地的安置政策。
虽然国家的转业安置政策,是要求各地安置师团职干部一般应安排相应领导职务,安排领导职务确有困难的也要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新增的非领导职务职数实行单列、专用,但实际上大多数的省份都没有落实到位,普遍性做法都是降级安置,有的甚至降两三级。
比如我所在省份,对任现职级满3年的正团职、副团职、正营职军转干部分别安排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职务,对现职级不满3年的正团职、副团职、正营职及以下军转干部则分别安排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职务。但也有个别省份执行军转安置政策比较好,如云南的省直机关,基本上师团职转业干部都能安排相应的非领导职务。
如果自己的转业去向地目前的安置政策不太有利,也可先缓个一两年再转。因为,今年施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各地也会对转业安置政策作相应调整,就算安排领导职务有困难,但安排相应职级应该是可期的,像云南省直机关这样安排转业干部将会是越来越多省份的通行做法。
四看工资收入。
如果能转业到经济发达地区,那就果断转业吧,因为工资收入可以翻倍,又能照顾家庭,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也会迅速提升。如果只能转业到内陆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市县,地方的工资收入比在部队低不少,那就需要慎重考虑一下了。
如果综合考虑了前面所提到的几个条件,判断出目前尚非转业良机,那就继续为国防事业出力吧,多奉献几年,一方面争取晋升到师团职再转业,另一方面多混几年军龄,达到自主择业最低年限要求。要知道内陆省份,自主择业所拿工资收入比当地同级别公务员高多了,还有时间自由、另觅副业等多重好处,而无公务员管理严、责任重、压力大、加班多等身疲心累,小日子那个悠游自在、轻松惬意,让我等误入体制内的老转们羡慕嫉妒恨!
有人也会说,当公务员有权力,自主择业享受不到公权力的好处。实事求是地讲,公务员其实就是一个谋生的职业,掌握权力的只有极少数,即使手中有权的人也不是每个人都敢以权谋私的,更别说我等转业的小公务员,没有谁会买你的帐,想要孩子读好点的学校,照样要去买学区房,否则四处求人也不见得能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