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群开启第五期腾讯会议,提前在群里征集了讨论主题:当孩子被老师认为不用心学习,我应该怎么和老师谈,怎么和女儿沟通呢?话题的案主是多年的同事,来缘于上周跟我的一次微信对话。
同事晓俊跟我聊到老师跟她反馈孩子最近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孩子课堂作业拖拉、上课爱跟同学讲话、不够专注、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明显减少,纪律意识差,最近一次考试,作文题目没写导致原本可拿第一名,只考第二名。
我从她描述里,采集到的信息是,孩子本身很优秀,班主任很关注她家孩子,对这个学生要求也就高些。而孩子妈妈也是较追求完美,明显感觉到同事有些焦虑,是个情绪不稳定的妈妈,情绪容易受孩子影响。院长说过这么一句形容我们家长:孩子打个喷嚏,家长马上就拉肚子了。
孩子出现的状态是大多数家庭里孩子常出现的状态,我建议以视频会议的方式,让其他小伙伴们都参与。
首先第一轮,我代表孩子老师的身份与晓俊,来一次演练对话,其他老师观察,蒱捉对话中的信息。然后让每一位老师表达,观察到什么、听什么,感受到什么。
第二轮,让晓俊分享她是如何回应老师,如何跟孩子沟通的,再让其老师以晓俊的身份,进入案主角度,这件事如果是自己,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孩子沟通?让案主晓俊以旁观者身份去观察、倾听、感受。
今晚新朋友加入,很荣幸邀请了中学的陈老师(在李丹老师读书会相识),陈老师从老师的角度感受老师与家长的对话,更有发言权:老师是非常看好这个孩子,可以说是偏爱,家长首先要做到情绪稳定,就要提高认知否则很容易影响到孩子。陈老师直指问题的本质。
艳丽老师才进群不久,第一次参与,没想到执行力超强,会议一结束,很快将每日一醒发群里,从文字里看出艳丽老师采集信息很全面,只有做到很好的观察和倾听,才有这么全的信息。
文琴老师与南南老师都是王纪琼院长学员,都是用的实操班沟通流程,学以到用,文琴老师将如何回复老师的发信息,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孩子的沟流程进行了非常清晰的阐述。南南老师孩子与案主孩子一般大,平日里与老师连接得也比较多,对于跟老师的沟通更是游刃有余。对她俩来说相当于是个学习上的一次复盘。
苗苗老师人美,很温柔、话不多,有种淡雅的气质,是男人心中喜欢的形象。正好案主的女儿露面了,苗苗老师敏锐的洞察力,问了孩子一句,是你自己想考第一名,还是为了达到妈妈的要求考第一名?孩子肯定地答案是自己。真是个有目标的孩子!
晓敏老师后面上线,旁听了会,晓敏是个有自己想法、有主见,且感受性很强。同为妈妈的角色,她言简意扼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我们要允许孩子做自己,允许孩子犯错。
最后我做了个总结:孩子在学校的每一次犯错,都是创造跟老师近距离交流的机会,也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更是家长的自我觉醒的时候。咱们家长必须提升自己的承载力,才能做个情绪稳定的妈妈。。。
案主晓俊也表达了感受,孩子是个情商,智商都很高的孩子。表示要开始学习沉淀自己,稳定情绪,做一个坚定的妈妈,爱学习的妈妈。
感恩文琴老师在会议结束后,给出中肯的建议,提倡会议的目的是让每个参加者都表达,都体验,都能有所收获。
感恩群里所有小伙伴陪伴,感恩参与会议学习的小伙伴们!我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努力让自己越来越好,如果我有做不到的地方,请接受我的歉意: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