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穑楼东,一地荒芜,花木无形,丛草杂生,每遇狂风,必定沙尘弥漫、枯枝瑟瑟,不能张目,遂渐成堆放餐厨杂物之地。其地三亩有余,地形方正,日照充足,只因土质贫瘠,而荒废数年。 庚子秋,学校开辟荒园,深挖填土,周边植树,添置农耕文化小景,园内试种绿植,一时绿草油油,面貌焕然一新,往日荒芜之境不复。
辛丑春日,学校领导决定将此草地整饬成菜畦建成农耕园,学校党总支以“红烛先锋”农耕文化园、共青团农耕文化园名之,并号召老师自愿承包,自由耕耘,此号召一出响应者众,大家争先恐后报名,学校热心服务老师,关怀心灵之暖举,一时传之为佳话。
幼时,即随父母耕耘于瓜田篱下,常记各色菜蔬种植之法,搭架、施肥、松土等程序皆记于心。适逢春暖花开,择良日,购买各种蔬菜幼苗移栽种植,种成三垄。春意融融,静侍其蓄势而发。
数周已过,菜苗已渐旺盛,晨有黄色小花绽放,不几时,蒂端竟有小瓜长成,欣然所遇,喜不自胜。瓜秧尺余,青藤猛长,急需搭架以应其势。
早起,天微雨,凉风习习,借此凉天,费了两钟头,搭成瓜架。既成,已至正午,夏阳炽热,腿屈伸有酸疼感,久不劳作,小活累至此,亦是苦中之乐趣。
晚间,漫步园中,看见日间的“杰作”如见故人。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种下的是菜,收获的是心的踏实安心。蹲菜园,竟有不舍之意。离别时,忽有雅兴袭来,作三首小诗以自娱。
其一
莫笑东篱学种瓜,春栽满园花欲发
黄花碧叶迎风笑,闲来侍弄亦风雅。
其二
苑隅荒芜数载闲,杂草成丛人未怜。
刈尽秋来除陈迹,农耕苑里逢新篇。
其三
心有闲暇东篱下,课余偷闲观菜花
昨日西风沙尘紧,可知垄上依旧发。
美丽的四中,大美蕴含人文,短短的十年,走过了春意融融,走过了硕果金秋。而今,正是诗意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