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料先生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 | 料先生有料
不少朋友都跟我说过,“你啊,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今天来对自己做一个负面反馈。
相信对你也有启发。
1、早起困难症
不管是以前读书还是现在工作,我一直都深受“早起困难”的祸害,哪怕前一晚信誓旦旦说要早起、闹钟也调好了,但如果没有天大的事情,真的感觉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再多睡一会,清醒之后又痛恨自己,又迟到、又浪费了时间,羡慕那些早上5、6点起来运动、学习、看书的人,但一直停留在羡慕,从未模仿过,更别说超越了。
反思改进:
1.1、养成醒来之后的第一个习惯,首先是把手机或闹钟放远点,但能叫醒我的距离,在做一个习惯动作,比如拉开窗帘、喝口水、下床站立、冷水洗脸,让自己快速清醒,而不是顺手闹钟关了之后继续“眯一会”。
1.2、早起倒逼早睡,大脑需要的休息是一定,所以通过这种方式调整自己的生物钟,睡前适当运动,提高睡眠质量。
1.3、建立打卡监督机制,得到外部的正向反馈,让自己坚持下去。
2、计划拖延症
除开工作和事务性计划,我现在给自己每天定的计划有不下10项(如日常各类工作计划、写作、运动、复习软考、背单词、学Python、读好几本书,等等)。
很容易看出来,我的计划太多、太杂、太粗,不具备很好的参考性,导致很多任务一直在顺延,“明日何其多”啊。
反思改进:
2.1、首先是制定计划的策略要调整,参照SMART原则,每项计划不能随随便便就列上去了。
要具体:计划清晰明了;
要可衡量:知道做到什么程度;
要可完成:努力一下能够做到;
要有关联:所有的计划都要与我的大目标相呼应;
要有截止日期:明确每项计划什么时候做完。
2.1、计划分为轻重缓急,按照紧急、不紧急、重要、不重要四象限分布,结合SMART原则制定的计划,从而更好的安排时间。
紧急且重要:第一时间做;
紧急且不重要:有空档才做或交给别人来做;
不紧急但重要:提前预留时间,好好做;
不紧急且不重要:尽可能不做;
3、空想焦虑症
特别在自己不太忙碌的时候,会经常突发奇想的冒出一些点子,然后忍不住往下延展,但大多都浅尝而止;经常跟其他人沟通的时候,自己常常一套一套大道理,问题是,可信度呢?说服力呢?说的轻巧,你来试试?你的结果呢?
别人只看结果的,比如很多人觉得大佬们说啥都对,为啥?因为大家看到了大佬们的结果。你说你要改变世界,别人一笑了之;但如果你是世界首富,你再这样说,别人就是趋之若鹜了。
反思改进:
3.1、凡事有结果,没有切身实践的事情,不说;
3.2、有想法就转化为计划,再行动,得到结果,最后再反思改进,而不是停留在想法和计划阶段;
3.3、做一个行动派,让自己充实起来,别给大脑太多空想的机会;
3.4、正确看待焦虑情绪,焦虑可以让神经更加敏捷、思维更加灵活,所以焦虑的时候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而不是一直想着焦虑。
总结一下,给自己做完反馈之后的梳理:
1、坚持不赖床,说什么时候起床就什么时候起床
2、明确关键要务,减少计划、拆解计划,提高完成率和完成质量
3、凡是以结果说话,做一个行动派,成为一个有结果的人
以上,是我的自我反馈,一顿梳理下来,感觉人都清爽多了。
不需要立帖为证,我的人生需要我自己负责。
你呢?
如果我的分享对你有价值,欢迎点赞、留言、关注、分享。
作者:料先生说
来源:微信公众号 | 料先生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