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号出差,没能亲临盛大的校庆日,而9号周六正好在新上院要上一天课,终于得以感受一番:即使是中午吃完饭走在校园里也就十几分钟,也能十足的感受到欢聚的气氛。
阳光明媚,绿色满园,人来人往。我在食堂吃完午饭走回新上院的路上,忍不住拿出手机一阵狂拍照。
有老者,有年轻人,有伉俪,也有年轻的一家三口,有脱产在读的志愿者,也有像我们这些周末过来上课的在职学生。他们或三五成群互相开心的聊着,或一个人独自回味着校园。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在把一些东西直接切入我的的内心。
相聚的欢乐、返校的自豪,以及时过境迁的流年。
交大人
说实话,交大并不是我的母校,只是去年夏天开始有幸在徐汇校区在职读书,方才对交大以及交大人有了些深入的了解。
“交大是交大人的交大”。
下面要引用的这一段文字或许就能很简单道出其中的寓意。这段文字是一位参与交大校庆的MBA学长(大家叫他"悠爸",应该没有版权问题吧)发布在朋友圈里的,他这么写道:
这段时间,连续参加交大校庆的一些志愿者工作。一复旦同门小师妹对悠爸说:你算哪门子交大人?你不是复旦的吗?
悠爸说:算啊。我06到09年在交大读MBA啊。
小师妹:你在交大有过宿舍么?
悠爸读的是part-time MBA,只能回答:没有。
小师妹:没宿舍的哪里能算交大人。
文字其间虽然浸透着喜剧以及些许尴尬,但也确实表明了【交大人】的特殊与自豪,同时,我也觉得,【交大人】这一称谓,或许真的是越来越宽泛了。但是【交大人】的底蕴和DNA在这120年间自始至终、持续的发扬光大确也是不争的事实。
新的大楼,新修的道路、新换的教学设备。当然,软实力也越来越"新":合作院校越来越多,各种排名越来越靠前…接纳、融入的范围之大、之广也是其新思维的体现。
曾经听任课老师说起过,上院的学生应该不仅仅学习知识,更要分析、钻研,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形成自己特有的系统知识体系,不管是在学术还是技术方面,都应该更加的深厚和全面。
請問我們做到了嗎?有多少面臨論文的壓力疲於找各種資料東拼西湊?
作为一个没有什么交大底蕴的、正在朝着成为【交大人】的方向努力的、在校庆那天以上课间隙的方式参与校庆的一名普通在职学生,在今天,用手机拍下了两个特别感兴趣的地方。
一个是洋溢着像逛公园般开心的三口之家
他们早已为人父母,今天带着孩子来参加校庆,充满着自豪。也就在我们上课的时候,来了一个三口之家,爸爸带着女儿挨个看教室,同时嘴里不断的给女儿解释。
或许他们每到一处曾经学习过的地方,就会对子女说:孩子,这里就是我们心里的交大,这里就是我跟你一直提起的永不能忘记的校园;等你长大了,也一定要来做交大人。
另一是我更加喜欢盯着看的(请原谅这种不礼貌)那些返校的老者
在罗列拍到的照片前,先看看校庆的各类采访中,那些老者的晚辈们都说了些什么:
我的姥爷...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教我做人要学会感恩...
我的爷爷...就是很严谨吧,他做事特别认真...
我的父亲...他常说,重要的是一直保持一颗年轻的学习的心...
我的外公...他很紧跟潮流的,英语、微信样样都会,他总是去旅游,很热爱生活...
我的父亲...他是个言传身教的人...
我的母亲...她对我的影响就是做事要严谨,要认真,细节决定成败...
......
上面这些晚辈的言语,或许能道出些交大人的底蕴。而这些老者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晚辈的陪伴,一起来参加这校庆盛世。
而这些老者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晚辈估计大部分已经将他们坚持一辈子的原则早已丢失在了书本上或者儿时的记忆里。
我注意到,还有一些老者,年纪稍微越大一些的,反而是一个人在行动。他们步伐缓慢,或许是因为在思考、在回忆,也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我很想很想知道,"交大"这两个字,在过去四五十年后,对于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么自豪的返校日,他们的晚辈呢?是他们坚持要独自回来看一看回味一下吗?
不知道,这些老同学见面的第一句话聊的是什么?
也不知道,他们拍摄是想留住现在,还是想追忆过去?
也不知道,他们看着这些景象,是更多的想到过去,还是更多的感叹现在?
那一脸的紧张和卑谦
就在下午,教我们《运营管理》课程的,碰巧也是一位老者,一位老教授。或许是他上课的方式比较闷,或许在所谓互联网横行天下的当前,没有多少人真的愿意静下心来学习以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运营管理,所以班上一部分同学故此并不专心听课。
而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位教授由于年纪大,每次按时下课的时候,总会迅速地去坐到在椅子上休息。雷夫能感觉到,他估计很累很累,一节课一个半小时站下来,是有多么的辛苦。同时,他或许也知道,下面这些学生们对他的课程的态度的不屑,尽管他在课堂上怀着一脸的紧张和卑谦,经常强调,运营管理的思维,不仅仅针对制造行业,对服务行业也是非常之受用的。
很巧的是,就在这个时候,进来了另一位返校老者,他声称已经毕业48年,想进来在我们这个教室(S207)拍一张照片,因为当时他就在这个教室上过课。
这位校友拍完相片,说了声谢谢后就转身离开了,并没有表现出跟我们说话的意愿,一脸熟悉的紧张和卑谦。
日益变化的学生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碰撞着象牙塔内学术类教育的固有模式,也碰撞着老一辈的思维、风格。
当称之为“求学”的教育变为招生市场,不论多牛逼的教授都不敢得罪学生、不敢得罪学校的KPI指标之后,老者只能改变自己:每每说到某些东西,总用一句“哎,这话不能细说”来结束。
这些老者,在努力改变着自己的同时,将如何保持自有的严谨和认真?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他们能否看得到这一批又一批的【交大人】对交大底蕴和DNA的继承和发扬?
记得有一首歌曲名叫:Go big or go home.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现在这个社会中一些人的浮躁心理。而这些老者,校庆返校的到来,却是硬生生的告诉,在他们眼里,对Go Big或许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和解释,他们严谨、认真,他们言传身教,他们严守着学术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度过着他们的一生。
作为交大人,他们凭借着固有的底蕴和DNA,在今天,自豪的Go home。正如上海交通大学公众号推送的文章标题写的那样,世界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我等你,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