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专门用一节课来讲文笔风格呢?当然是因为文笔风格非常重要,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的,我发现很多作者没有意识到文笔的重要性。
这句话里头,“重要”这个词出现了三次,我用这种啰嗦的方式引起大家的重视。
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 我看到有不少作者的文笔过了及格线,标点符合能够用对,也没有出现明显的语病。文笔给人感觉中规中矩,没有太大的毛病,但也没有特色。总的来说,就是文笔很平淡。
当读者看到一篇文章,文笔部分是容易打动他们的地方。因此我建议过了新手期的作者,如果你们的文笔已经过关,也知道了一定的故事技巧,接下来要重点提升文笔的表达。
在文笔这方面的进步更容易被读者感受到。说白一点,建议大家形成个人的风格,尽力把文字写好。 什么是文笔风格,我们可以从哪方面去衡量文笔风格?
第一点看流畅性,我认为这是文笔风格的一个基础要求。在写出优美句子之前,我们要先保证把一句话说完整,讲流畅。
不经常写文章的作者,有可能会用一些复杂的句式把一句话写得特别长,很难理解。有些句子读起来非常拗口,有时候要读几次才大概明白他要表达什么意思。在写作初学者的文章中我经常看到这样的问题。
我记得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经常看一些从国外翻译过来的哲学书,有些句子也是很长很拗口,表达的意思非常复杂,像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流畅性不好。
对新人而言,常见的一个情况就是不能把心里的话描述清楚,有一种词不达意的感觉。在我小时候我就常听我爸说一句话“心中明白,口里糊涂”。这句话就很好形容这种情况,这个问题其实十分常见,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解决的办法就是多写。
在我开课过程中这种感觉非常明显,新人作者在表达方面总会有些磕磕碰碰,不够流畅。在写过差不多两万字之后,之前那种特别不流畅的感觉一般都会获得很明显的改进。所以当我看到大家写出来的文章有点磕磕碰碰,其实我并不担心,甚至不需要给大家提太多的意见。
在这方面我希望大家能坚持下去,要是能够坚持写上一两万字,大部分新人的表达风格会看到很明显的变化。写一两万字很难吗?其实并不难,如果一篇文章1000字,写十几篇文章就差不多了,在一个月之内就可以看到变化。
写作新人需要一点耐心,写过两三万字之后就很容易做到文笔流畅。在这个阶段文笔上面可能还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像是标点符号没有用对,“的得地”有时候没有用对。建议大家做到文笔流畅之后,要专门练习一下语法正确性。
如果你的文章基本上没有语病,标点也用对了,那么就是开头所说的已经过了及格线,到了一个中规中矩的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之后,至少表达方面不成问题,很多作者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讲故事部分,学习各种讲故事的技巧。
当作者能把一个故事从头到尾说完整说流畅,有些作者就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提高。也许写过几部作品,文笔的风格都没有很大的变化,给人感觉依然是中规中矩,没有特色。
如果到了这个阶段,我建议作者重点进行文笔上的提高,有意识培养自己的文笔风格。
诚如老师所说,不知不觉这期课程已经上了一半,故事的写作也进入了一个拔高的阶段。
于我而言,我目前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老师课程里讲到的问题。写了那么久,依旧是中规中距,毫无特色。
也就是说,没有形成自己的文笔风格。我自己也知道这是我的又一个短板,只能以后慢慢刻意练习刻意改进了。
今天的作业看似简单,许多同学都说,却是这么久以来最难的一次,比写故事难多了。
虽然是看图说话,可是看了老师给出的例子,许多同学说要哭了,我自己也是一样。
下面三张图片,大家从中选出自己喜欢的那一张,对这张图片进行描写,要求交代基本的信息,并且用上一两个比喻。
一鸣老师给出了第一张图片的例子描述:
山里的气候,某种层面来说,本身就是四季,山脚是夏天、山腰是春秋、山顶是冬季。云雾从山脚的溪水蒸腾到山顶,又凝结成雪,化成流水,奔泻而下。那山涧,渗进土里,形成肥沃的黑泥,滋润着整座山;飘散在空中,形成轻纱般袅娜的水雾,笼罩在山中,滋养着山间万物。
小花,像调皮的昆虫,散落在绵延的草坪上,金灿灿的,山风一吹,轻轻摇摆,仿佛被惊动的蜜蜂,四散飞舞。远处山腰上,劲翠的松柏,笔直的挺立着,间或露出一两处红瓦白墙的屋舍,透出淡淡的人间烟火,仿佛彰显着,那一列列松柏,守护的就是这些山里的人们,严肃中透出可爱,让人向往。
很快,“树安比”同学也交了作业:
当你走上一座山,才能知道山真实的面貌。你远远地看山,看得到山的轮廓,看得到树盛草茂,看得到山花烂漫。当你走入山,会发现:山真正的全貌,是有温度的,高一寸,寒半分,只要你一直往上,你会发现,它在夏日之中也藏着冬;山真正的全貌,是有味道的,花草树木的,泥土岩石的,以及那些躲着你的动物们的;山真正的全貌,是崎岖坎坷的,不再只是远处看到的柔美曲线;山真正的全貌,是包含整个生命过程的,远处呈现的生机勃勃,走近却能看到,每棵大树下,都会有逝去的落叶;山真正的全貌,是斑驳的,每一大片颜色下,还藏了很多小颜色。不仅如此,当你行到山顶,会发现云已在脚下,会发现藏在山后的,是另一座山……你发现没有,你一直在发现,是的——因为所有“知道”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
一鸣老师给了他高度评价:
@树安比 这一段话写得相当有味道,就像从散文里摘录出最精彩的一段。把图片的神韵都写出来了,我本来只要求写出信息,但感觉已经写出了意境。而且还带着一点哲理意味,非常有味道~
“树安比”同学谦虚地说:
我发现写个故事大纲容易,这种一旦接触到描写细节的,就暴露短板了
一鸣老师补充说:
这里面能多加一两个比喻会更好~
要刻意练习的,有时候从头到尾写下来,写累了,就不想逼自己一把~
在修改的时候,如果有意识要提升文笔,在感觉可以再加点东西的地方尝试写细一点
“树安比”立即回复说:
我这篇加个比喻和细节,回下笼先
一鸣老师答:
@树安比 [太阳]好的,这个练习的效果真的很好了,比我预期中更有味道
“树安比”同学修改后的作业如下:
当你走上一座山,才能知道山真实的面貌。你远远地看山,看得到山的轮廓,看得到树盛草茂,看得到山花烂漫。当你走入山,会发现:山真正的全貌,是有温度的,高一寸,寒半分,只要你一直往上,你会发现,夏日的时候,冬姑娘可能就偷偷藏在这山顶——你当然是找不到她的,可她匆匆躲避你时,留下了白雪的痕迹;山真正的全貌,是有味道的,花草树木的,泥土岩石的,以及那些躲着你的动物们的——为什么躲着你?因为你的味道是陌生的,是不属于这座大山的,它们和你一样,害怕陌生者;山真正的全貌,是崎岖坎坷的,不再只是远处看到的柔美曲线,就像你去看一个人的人生简历,你知道得越仔细,会发现他的人生越曲折;山真正的全貌,是包含整个生命过程的,远处呈现的生机勃勃,走近却能看到,每棵大树下,都会有逝去的落叶;山真正的全貌,是斑驳的,每一大片颜色下,还藏了很多小颜色,你会为这颜色的不纯而遗憾吗?我想不会,至少我不会为美人脸上的美人痣感到不完美,反而会觉得那是一种独特韵味。不仅如此,当你继续前行,一直到山顶,你会发现云已在你脚下,她一直环抱着大山的脖子,像是怕大山着凉;你会发现藏在山后的,是另一座山,它们不知陪着对方过了多少岁月,如今一起白了头……你发现没有,你一直在发现,是的——因为所有“知道”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
接着“云仙子”同学也交了作业:
云仙子看图描写景物
今天,看到一幅画,画面风景秀丽,景物层次分明。观后,心情愉悦,美不胜收。
这是一幅山间风景画。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觉,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这是五彩缤纷的五月天。
远处青山如黛,层峦叠嶂。银色的冰山巍峨高耸,气势磅礴,若隐若现,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寒冷的冬天。
半山腰间,高大挺拔的翠柏在小溪两岸错落有致地排列,宛如英姿勃发的卫队守护着山林万物;依稀可见山里人家的屋舍依河而建,静静地散落在山脚下,炊烟袅袅,升腾出人间的烟火味,令人心生温暖。
碧绿的山坡上,青草茵茵,在阳光的照耀下,映射出耀眼的光芒;你瞧,色彩斑斓的小野花,在山野清风的吹拂下,像一朵朵美丽的蒲公英,满山飞舞,随风摇曳。
一条清清的山涧小溪,缓缓的在山脚下流淌,一路欢歌,奔向远方……小溪的水汽飘散在空中,泛起白雾,袅娜地升腾,云蒸霞蔚,如梦似幻。
一鸣老师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云仙子 很好,正是你擅长的散文风格[强] 画面信息还原得很好,也看到恰当的比喻~
高大挺拔的翠柏在小溪两岸错落有致地排列,宛如英姿勃发的卫队守护着山林万物
色彩斑斓的小野花,在山野清风的吹拂下,像一朵朵美丽的蒲公英,满山飞舞,随风摇曳。
因为平时写作业之前,我从不看同学的作业,怕影响自己的思路,今天下午无意中看了,看到大家写的那么好,竟然不敢写了。
一鸣老师知道后,安慰我说:
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 可以的话尽量试一下~
我说:
特别是细节描写,也是我的短板,我每次写小说都是一笔带过[尴尬]
一鸣老师回复:
如果觉得是一个问题,以后写作刻意练一下就好。每次多写两三句话,慢慢就越写越细了
我当初开始写作没有描写的意识,也就是写多了,再看看别人的作品,发现跟我写的不太一样,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地方没有做到位
我答:
我以后也努力改变自己,刻意这方面的练习试试
一鸣老师说:
我也是一个一个小问题修正过来的~
看着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交了作业,我也只好硬着头皮挤牙膏似的挤了一个:
第一次见到大海,对于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来说,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除了新奇、眼花缭乱之外,更多的是震撼和惊叹!
站在海边,面对大海的波澜壮阔,大海的无边无际,大海的博大宽广,顿觉人的渺小和微不足道。
当太阳从万丈高空倾泄而下时,蔚蓝的海平面顿时洒满了细碎的金花,朵朵璀璨夺目。
这时,一阵风吹来,大海就像一个身穿蓝色百褶裙的曼妙女子,踏着细碎的脚步,踩着金色的花朵,轻歌曼舞起来。
随后,一浪接着一浪,蓝色的裙摆舞动得更加欢快更加激烈了,那些金色的浪花,被舞姿搅动成闪亮的星星,一颗颗晶莹剔透,令人眩目。
太阳越升越高,天空越来越蓝,一瞬间,天和海融为一体,分不清哪个是天哪个是海。
只觉得整个世界,都是一块巨大的蓝色水晶,温润、舒坦。
一鸣老师很快点评了:
@清风明月 这样的效果已经符合要求有比喻,也能还原图片信息
当太阳从万丈高空倾泄而下时,蔚蓝的海平面顿时洒满了细碎的金花,朵朵璀璨夺目。
这时,一阵风吹来,大海就像一个身穿蓝色百褶裙的曼妙女子,踏着细碎的脚步,踩着金色的花朵,轻歌曼舞起来。
关键点做到了
一鸣老师虽如是说,但是我知道自己词汇匮乏,无法做到更好的表达,也无法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一鸣老师仍然是安慰的口吻:
有时要反复修改几次才达到自己的要求,如果灵感状态比较好,可以一步到位,还可以超越预期
相同的图片,已出版长篇小说巜太平洋吹来微微的风》的“暮荣司徒”妹妹,因为文风成熟,写的就格外精彩:
初春的大西洋,寒意料峭。
永恒的涌动此刻稍稍平息。风吹得有点无奈,懒洋洋地,被日头晒得失去了夜晚的激情。
蔚蓝是天空的底色,唯有海天交界的地方倒映着太阳的余晖,竞像镀上了一圈银环般光彩明媚。
阳光的影子是被打碎了的金子,铺成一道相思的桥,是怀春少女的心事,你不动,她的心已经乱了。
天边飞过一条云彩,像岁月的尾巴,悠然自得又意味深长。
浪花小心翼翼地摇摆,生怕错了乐曲的节拍。
这个美妙的午后,一切都很安静。
连一鸣老师都赞不绝口:
阳光的影子是被打碎了的金子,铺成一道相思的桥,是怀春少女的心事,你不动,她的心已经乱了。
天边飞过一条云彩,像岁月的尾巴,悠然自得又意味深长。
这两个比喻很有韵味[强] 比喻出彩,也把图片信息表现出来了,达到练习要求[太阳]
你看,人家随手一写,就是金句,这也是她坚持不懈、勤奋努力的结果。
看来,未来的漫漫长路,只能靠日积月累,慢慢去提升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