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了一辛
心理学课,我走进教室,习惯性的坐到最后一排,头都没抬,打开手机开始刷知乎和豆瓣的贴子。
课上到一半,老师突然说要做一个随堂心里小测验,我低头翻找了半天,发现自己连笔都没带,犹豫了几秒钟,我捅了捅前排女生的后背。
她侧过头,我问到:“那个…可以借我一支笔吗?”
一支黑色中性笔跨过肩膀递了过来,我接过,礼貌性的说了声谢谢。
这貌似是这学期开始,我第一次和她说话,她经常坐倒数第二排,我经常坐最后一排,某种情况下来说,她是我固定的前桌。
但是我们很少有交流,有时候上完一整个学期的课,都不会和对方说一句话,是同班同学,但却更像是走在路上擦肩而过就不再回头的陌生人。
这种情况不只发生在她一个人身上,大多数时候,除去室友,我和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交流,仅限于我知道她的名字,我知道她是我同学,仅此而已。
一、
大一的时候,为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班长包括在内的所有班干部,可以说是费劲了心思。
几个月一次的班级聚会,别墅趴,K歌,素拓,大型活动一样没少策划。
活动都非常顺利,大家也都玩的很开心,每次结束后总会拍一张合照,合照里都是大家满脸开心幸福的笑脸。
但表面热闹喧嚣的背后,隐藏着的依然是大家的闭塞,和敞不开的心扉。
聚餐吃饭的时候,还是一个寝室的人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唱歌做游戏的时候,还是玩的好的打成一片,熟悉的依旧熟悉,陌生的依旧陌生。
有时候坐在教室里,只感觉到悲哀,同班同学,彼此离的那么近,转头就能看到对方的脸,搭个手就能触碰到对方。
可又好像离的那么远,远到甚至不好意思和对方说句话,打个招呼,似乎之间都横亘着一条长长的,无法跨越的距离。
二、
不管什么时候,最怀念的永远是高中那个课堂,一天24个小时,有一半的时间我们都黏在一起,一起上下课,一起躲在厕所抽烟,课间十分钟因为一个话题聊到面红耳赤。
那个时候,睡个觉都有人在旁边“保护”你,每次总会跟同桌说“哎,老师来了记得提醒我。”
前桌嚼个口香糖都要分你一半,可以随意借用前后桌的各种文具,可以随意翻抄学霸的作业。
高考那段看似昏暗无光的日子,因为有了这个班级的存在,才变得丰富多彩。
到了大学这个的班级,一切都变得那么与众不同,没有固定的同桌,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固定的坐位,课上,我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走神,可以肆无忌惮的睡觉打盹。
珍贵的课间十分钟,大家都在低头玩着手机,忙着打游戏,忙着回复另一头那个人的消息。
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却唯独少了对班级的那份感情。
三、
这几天是拍毕业照的高峰期,大四的学长学姐都在朋友圈晒着各种姿势的毕业照。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间段拍照,是因为这个学期可能是最后一次整个班级的人都能完整的聚在一起的机会,大四下学期大家实习的实习,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远走高飞,各奔前程。
这当中,有的人可能成为了你一辈子的知己朋友,有的人,你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
有人说,大学里的缘分只有三秒,不只是同学,还有很多和你在一个部门待过的好友,一起实习过兼职过的朋友,本是两条平行线,突然有了交集,交集过后又再次的分道扬镳,这都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千与千寻里说: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但很难有人可以陪着你至始至终的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
相遇相识不易,就算我们依然陌生,但是依然感激你们四年的陪伴。
对班级没有感情是真的。
对你们没有感情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