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时分,爬楼查看各微信群信息时,无意间看到一条短小精悍、极富哲理的信息。刚开始看的时候,没什么收获。可是,待我在办公室坐下细细阅读后,别有一番收获在心头。
具体的信息是这样的:
——跟雨伞学做人
——跟雨鞋学做事
雨伞说:你不为别人挡风遮雨,谁会把你举过头顶?
雨鞋说:人家把全身托付给了我,我还计较什么泥里水里的……
雨伞和雨鞋,属于平时极为常见的生活物品,尤其是对生活在北京的芸芸众生,近期的使用率可谓是直线上升。
为别人遮风挡雨的雨伞,更多呈现出的是不畏风雨、直面打击、甘愿舍己的担当和责任感。让我不由想到了家庭中的丈夫的角色,他不单单要担负起精心呵护、百般爱护妻子的角色,还要为“家庭”这艘船保驾护航。
同时,在家庭中作为一个或多个儿女的父亲,他还要担负起养育子女的责任,好使他们搭建起一个最为基础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始终走在一条充满正义、良善的道路上。
作为走遍坎坷、泥泞的雨鞋,更像是一对即将通过婚礼开启婚姻生活的新人。在婚礼上,他们通过庄严、走心的誓言把各自的身心托付给对方。而在婚后的每一天,无论面对何等坎坷、泥泞的道路,他们都要同心同力、携手前行。
回归到日常生活,大部分人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认可和赞扬。前提是,我们需要先学习去付出、去舍己,尽心竭力去帮助周围人度过他们生活中的风风雨雨。而非单顾自己的事,对他人的事漠不关心。
所以,日常生活中,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也要顾别人的事。
雨鞋之所以甘愿为主人走那泥泞、坎坷之路,关键在于身体在信任基础上的全然托付。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也是如此。唯有由彼此信任作为根基,才能在各样坎坷的经历中搭建起更加坚实、稳固的关系。
因此,我们要由衷地感谢那些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甘愿为我们遮风挡雨的“雨伞”——或许是朝夕共处的同事,或许是时刻关心、顾念我们的家人朋友。正因为有他们一路的陪伴,才使我们得以茁壮成长。
同样的,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当中那些甘愿陪伴我们同走泥泞、共走坎坷的“雨鞋”——或许是同居一室的丈夫和妻子,或许是谆谆教导我们的老师和父母。正因为有他们在前,在我们披荆斩棘、树立标杆,我们才晓得如何成为更多人的“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