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有些年头,当主角们心思不一时,而胆子又比较肥时很容易将故事演变成事故。
这个事儿发生在春秋战国,本来古代战事就频繁,无非是两国打的火热,另一个也来插一脚。
但华父督弑君这事比较特殊。
历史上要想留下点名号的办法无非是当上皇帝,又或者亲手宰了皇帝自己上,老华头两者都不是,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老头有自己的想法。
时间是鲁隐公三年(这个时间表达形式在左传出现较多,其实没挨着鲁隐公什么事,纯粹是史官在记录时间上没啥参照,有本着为历史事件负责的态度整出了这么个是时间观念,譬如此文章是我在黄焖鸡米饭一年所作),宋穆公病重,大概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准备交代一下自己凉了谁来继续当老大的事,大名鼎鼎孔夫子的老太太太太爷,这会儿被喊到跟前。
“孔父阿,上一个老大没让自己的儿子当国君,让我上了,我特别感动,我的老命就像风中的枯灯指不定啥时候灭,就要去见咱上一个老大了,他问起他儿子的事我不想有所愧疚,这次就让他儿子与夷上吧”
“呃,不太好吧,大臣都愿意让你的亲儿子上啊,冯更适合这个位子”
(他娘的,知道你不行了,都好吃好喝舔你亲儿子屁股这么久了,到头来你说你儿子不是下一个皇帝?!坑人嘛这不是)
“不行啊,老大觉得我有能力,当时让位给了我,如今我还给他儿子,意思上差不多嘛,让位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前任让了就是功德一件,我也要让,你把嘴闭上。”
(交代完毕)
老宋头把自己亲生儿子冯靓仔送到了郑国后,老宋在八月没挺住就撒手人寰。
前任的儿子与夷因为他爸当时没把位子给他郁闷了大半辈子终于解脱了,老宋头一凉把接班人又会给了我,懂事啊懂事,是真滴懂事。
冯靓仔到了郑国也算比较郁闷,牢骚之余郑国又想把冯靓仔送回宋国,让冯靓仔上位。
奶奶个腿,这算什么事,与夷不干了。
宋郑两国因此积怨,那打呗,锤他m的!
俩国家就差把刚出生的抓来当壮丁了,百姓不干了,干了十年,他哥俩每年都带人出来练练,有一次回去觉得发挥的不太好,又约了一架,十年,发生了十一次战争…
牛阿!
这会在宋国,华父督也没闲着,当时老华头是宋国类似于军委主席这么个位子,老华这个人下班路上碰见了孔夫子的某一位老太太太太娘,也就是孔父当时的老婆,看大美女走过来又目送人家离开,该看的地方不该看的地方是一样没落,回家还想的不行。
老华就想了一个招,昭告天下宋跟郑两国没完没了的打架是孔老头的锅,那天风很大,老华站在台上杂七杂八扯了一大堆,意思只有一个,孔老头必须死,他不死宇宙都会再次爆炸,大家伙儿一听,只要别把我男人拉去打仗怎么着都行,街头巷尾酝酿了一段时间。
一番折腾,孔老头这个锅算是背定了,杀头的那天围观的人很多,好像在看一场表演,孔父官居司马,人被压榨久了就极其渴望别人比自己更惨,一种荒诞冷血的思想在这个崇尚礼义的国家蔓延,没人关心真相,没法改变就只能屈服。
老华头了了一桩心愿,占了人老婆。
有人不乐意了,而且后果很严重,谁呢?
与夷。
不乐意那好阿,老华头手起刀落,这位一上位就提防别人篡位的皇上,辛辛苦苦打了十年仗,到头来终究是输了。
老华头那个高兴阿,高兴之余又不敢自己上,肥肉多少人盯着,他怕的不是国内的与夷派,郑国的实力加之自己闹的这一出,宋国已经难以招架外敌。
彼时有人比他还高兴。
老华头屁颠屁颠跑去把冯靓仔接了回来,扶持上位。
自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左传》宋华父督弑君。
欢迎评论留言,本人于黄焖鸡一年作。
关注作者,给你不一样的左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