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靖哥哥的生日,又恰好赶在新年伊始,于是一些好久未见的和君时代的好朋友难得一聚。
席间,我提议每个朋友用最多3个关键词总结自己的2016年,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自己做个简单的回顾,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朋友们更好的update你的最新信息。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通过,于是在我面前,仿佛有12本书在慢慢打开,他们的疲惫、焦虑、收获、成长一一在你眼前呈现,久违的肆无忌惮的玩笑不停的上演,出席的最小的成员——一个2岁的小baby,也跟着我们不停的爆发出爽朗大笑。孩子真是最神奇的一种生物,你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结果却发现他们其实什么都懂。
渐渐的,你发现,大家最大的变化就是跨界,互联网行业的大神进入传统制造业,开始全国到处建工厂,越来越接地气了;做战略咨询出身的华丽转身成为上市公司的董秘,于是口中有了越来越多的猛料;传统建材行业的大咖跑到投行开始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技术大牛不管不顾的冲进保险行业,一时间所向披靡;
大家跨界跨的让你目瞪口呆,匪夷所思,但细思量,却有各种因缘暗含其中,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梦想和机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命运的安排。无论怎样,对于敢抛弃自己的长久积累而全身心投入一个陌生领域的这种魄力,我都非常之佩服,真心替他们开心!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这是一个每个人可以尽情去尝试去探索的时代,这是一个不跨界不成魔的时代!
晚上去清华1911咖啡去参加一个艺术类的沙龙,分享嘉宾讲到西方艺术背后的逻辑是否定之否定,你去分析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需要看他继承了什么,反对了什么。所以,研究达芬奇的最好方式,应该是从研究西方文艺复兴开始,把单个人物放在一个宏大的背景之中,你才能更好的去评判他处于什么位置,他继承了什么,又反对了什么。讲到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史,文艺复兴时期,是内容和形式并重;到毕加索的野兽派崛起,开始更重视形式;发展到现代,发现各种形式已经基本穷尽,很难有大的创新了,于是开始越来越走向科学与艺术的结合——跨界。比如最近很火的一个可以旋转的火炬,其设计者之前一直默默无闻,因为是理工科出身,于是利用算法、机械等科技的知识,设计出一个让人瞩目的艺术品,从而一举成名。
跨界已经成为艺术创新的重要来源,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未来,拥有高超的整合与连接能力的人,将会更具有创造性,更受到社会的欢迎。这是一个不跨界不成魔的时代!翻腾吧,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