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的订货提前期过期或者实际的需求超出预计的需求数量,实际上就会导致库存短缺。为了应对库存的短缺,需要考虑提供及时的供货服务水平,需要考虑增加更多的库存应对不时之需,而这种高安全库存水平也会带来高昂的库存维护成本。
设置合理的库存数量,往往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简单的制造企业往往通过粗暴地设置需求占比来计算安全库存,也有借助统计学的基础理论设置合理的订货数量和安全库存来应对可承受的交付风险。
库存的制定方法没有好坏优劣之分,需要根据实际的业务作业和市场情况进行制定,解决当下的作业问题就是好的方法。通常合理的安全库存数量维护需考虑如下因素来进行制定。
1.最终产品需求数量: 最终产品的需求数量,往往是结合市场需求和实际下单的需求来统计的,最终产品的制造离不开零件的采买,因此通过成品的需求数量,可以简单推断出采购件和中间半成品的需求数量
2.企业的库存策略方针:如果企业针对库存管理有高成本的承担容忍度,则可以考虑高库存的备货;如果对库存管理的成本和维护要求很高,则需要慎重确定库存数量,控制一定的库存阈值水平。通常企业的库存管理,也会细化到不同的物料种类,管理方式也会有差异。比如低价值的采购价可以多备货,采购成本高的采购件需要谨慎购买防止呆滞。
3.生产作业方式:考虑成品的生产方式,是通过计件方式生产,还是批量生产,是半品组装生产还是原料加工生产,不同的生产作业方式,对库存的需求的频率和需求量要求不同。比如批量生产的场景,需要一次性把库存准备好,准备的库存数量也比较大,通常是固定的频率库存需求激增;而半品组装往往和需求的定制要求有关,往往需要根据定制需求及时到来后,确认定制半品有哪些,对库存的及时响应很高,往往需要及时对定制化组件要做好库存响应和管理。
4.需求的独立性:独立的需求往往有相应的原始需求来承载,比如定期的市场预测、客户的订单需求或者定期的库存复查预测等需求;非独立的需求往往通过独立需求的生产要求计算而来,比如根据100辆自行车需求可以推算出需要200个轮胎
5.市场需求:采购需求是否只是满足当前的供应需求即可,是否需要考虑未来某段时间内的需求,比如仅满足5-7月的生产需求,不用考虑双十一的大批量订购需求
6.服务水平:即对应供货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往往和缺货造成的成本经济损失程度挂钩。比如医院确实某些药品,会危及病人的生命,此时服务水平要求为100%;如果包装纸箱缺失,也可临时使用其他袋子包裹运输,此时服务水平要求为95%。
服务水平的计算可以参考如下公式:产品按需供货的次数/产品被要求供货的次数
7.批量经济因素:批量经济的考量因素需要及时和采购部门沟通,批量经济往往和具体的优惠时间段有关,也和生产需求量有关,和制造部门的备损需求、保养需求有关
考虑到上述的影响因素,库存的合理水位往往不会定制差异波动很大,这要求采购、计划、营销、研发岗位的相关人员积极沟通,岗位协同的需求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