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动努力这事得从小时候说起
记得从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就是个不愿认输的孩子,不管是运动亦或者学习,我都向往着那个最瞩目的位置。但同时,我还是一个非常懒惰的人,从来都不是一个能够自主打开课本学习的孩子。
当这两种状态汇聚在一起的时候,被动努力的效果就出现了。被动努力这个称呼也不知道是否有依据,这也只是我自己想出来的一重叫法,感觉特别适用在我自己身上。
所谓的被动努力,在我的世界里,就是自尊心或虚荣心在你的内心深处督促你的一种状态。往往都发生在各种考试结果公布的前后,效果是最大的。
这种努力都是通过外因激发的,因此效果不可持续,当外部的刺激条件不再有效时,我的努力也就戛然而止了。这种状态一直伴随我直到高考结束。
不再努力学习的大学生活
说实话,大学之前,虽然我没有太多的主动努力,但好歹还有一些被动努力的效果护佑着我,因为身边都是朝夕相处的同学,我的虚荣心促使着我想要超过这些人,不能输,最终高考考了个全校第二的水平,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结果。
高中时候,我的数学老师一直给我们灌输了一个概念,只要进入大学,你就可以放飞自我,胡作非为。对于这点,直到到了大二,我才有所体会。
我的大一我觉得还是一个上进的孩子,或者把大一称为高四更为合适,所有的大一新生都在郊区的一个校区里学习,当时的条件不好,寝室白天都不供电,8个人一个房间,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诺基亚,索爱还称霸着天下。我们每天的生活也就是教室和寝室,最多加个校外的网吧,当时我就想,高中老师骗人,大学哪有什么自由,我哪都去不了,依然只有学习。
到了大二,我们搬回了总部,变化由此产生,大家都带了电脑来到了寝室,课业也变的自由了,各种逃课的现象也开始影响我们了,简单说,我们学坏了。学习不再是我们关注的事情了,各种游戏,各种男女朋友关系变成了大部分人的追求,甚至开始抽烟喝酒,网吧通宵。
幸运的是,我从来没有重修过,虽然学习成绩不是最优,但我每门课还是考试通过了。其中让我最心惊胆战的就是大学物理,实在太难了,第一次上课就已经完全听不懂了,之后到考试前我都没有再去上过课,只是在考试前2晚通宵啃书,终于以60分的及格线拿到了学分。班级里挂科的同学占了一大半,我的被动努力效果在这个时候又起作用了。
躺平念头的萌芽
好不容易大学四年毕业了,遇到了金融危机,找工作很困难,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一家国企做了销售的工作,从此入坑,一发不可收拾。
我的性格是比较内向的,在熟人面前可以放飞,在陌生人面前就很难破冰,所以销售的工作对我来说真是很不适应,但为了生活,不得不坚持。
但做着自己既不喜欢又不擅长的事情,怎么才能持续呢?不得不说,我的被动努力效果又发挥作用了。业绩,能力,态度都是会产生对比的项目,只要有对比,就必然有虚荣心作祟,因此我不服输的那一面又出现了,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坚持了下去。
但这时候时常会想放弃,不要在被动努力了,输就输了,日子能过就行了。
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想法就是叫躺平……
最终躺平基于老婆的升职加薪
这两年,我的工作毫无进展,虽然也升职加薪了,但总体来说平淡如水,与之相对的,是我老婆的职业发展突飞猛进,3年时间就在收入上碾压了我,差距越来越大。
我的被动努力效果这时候还想发挥一点作用,想挣扎一下的,但在巨大的差异下,我认输了。虽然这并不是一件不愉快的事情,老婆钱多肯定是好事,但多多少少我还是有点沮丧的。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决定以家庭为重,事业为轻,辅导好女儿学习,照顾全家的起居饮食才是我更有价值的地方。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也终于结束了自己的销售工作,申请转岗到了一个不太需要出差的部门,又更多的时间去读书,然后按时回家,洗衣做饭,陪伴女儿,做一个好丈夫。
生活就是这样,工作和生活都能兼顾的状态是最舒服的,我也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被动努力的效果也消失了,我也不用在焦虑,可以享受我的躺平生活。
以上,
言若木木
2021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