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笔记类别主要是在自己学习时做的一些记录,方便自己很久不用忘掉时进行快速回忆
串口
- /DeviceDrivers/serial.c
该文件是串口的驱动框架,和底层驱动没有关系。 - /Drivers/usart.c
该文件就和芯片紧密相关,是串口的底层驱动,在board.c中被初始化。初始化中通过serial.c中注册的方式,让系统知道串口设备的存在,它也就仅仅需要留出一个init的函数,然后写入rt_hw_board_init函数中。
还可以使用INIT_BOARD_EXPORT实现自动初始化,例如
INIT_BOARD_EXPORT(rt_hw_usart_init);
/Kernel/device.c
该文件就是驱动操作接口,对于系统本身而言,无论是串口、IIC、SPI都是一样的,应用层仅仅通过和该文件交互就能控制底层的任意设备。/Applications/xxx
用户串口使用,通过调用device.c中的函数进行串口使用。例如使用下列api可以打开一个设备,其中的name则表示设备名字,如果我填写uart1,则打开的是串口1,如果我写spi,则就换成另外一种,当然前提是这些名字,在board初始化中被注册过。
//eg api
/* 查找系统中的串口设备,返回设备句柄 */
uart_device = rt_device_find(name);
/* 注册接收回调 */
res = rt_device_set_rx_indicate(uart_device, uart_intput);
/* 打开设备,以可读写、中断方式 */
res = rt_device_open(uart_device, RT_DEVICE_OFLAG_RDWR|RT_DEVICE_FLAG_INT_RX );
/* 初始化事件对象 */
rt_event_init(&event, "event", RT_IPC_FLAG_FIFO);
交互无非就是读和写,对于IIC、SPI、UART都是相同的,这里调用的读函数也就是在device.c中被定义的
/** 写函数
* @param 使用设备的句柄
* @param 数据偏移
* @param 待发送数据池的地址
* @param 发送长度
* @return 如果发送了实际大小则返回成功
*/
rt_size_t rt_device_write(rt_device_t dev,
rt_off_t pos,
const void *buffer,
rt_size_t size)
数据发送流程如下图所示
数据接收根据配置知道是采用中断方式,通过调用rt_device_set_rx_indicate已经注册了一个数据接收的回调,也就是当通过该设备接收到数据时,会触发该回调,然后通过下列读函数获取数据。
/**
* 从设备中读取数据.
* @param 读取设备的句柄
* @param 读取是否偏移
* @param 读取数据保存的buf
* @param 读取的长度
* @return 返回是否成功
*/
rt_size_t rt_device_read(rt_device_t dev,
rt_off_t pos,
void *buffer,
rt_size_t size)
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按照这种层级编写,作为用户编写应用程序时,实际上除了用于被选中设备的设备名外,其余任何代码都是通用的,极大的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和便利性,例如编写了一个传感器驱动,无论它是使用IIC还是uart,在通信部分的代码是完全一样的,而唯一不同的仅仅是选择使用的设备的设备名称。
补充:
(本该是这样,但不知道官网上I2C设备应用笔记一章写的什么鬼,传感器设备直接调用了IIC。目前能够确保可靠的仅仅使用属于RT-Thread的设备驱动管理框架,至于硬件驱动并不属于操作系统,不能保证其代码合理性以及功能,第一步先看懂设备管理框架中的串口、IIC、SPI,然后检查硬件驱动原本的文件,对其增删改,再这个阶段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应用层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