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捣蛋鬼,我这样做

早听几位老师说过H 班学生不好管,上课睡觉、吃东西,老师教育还顶嘴。

今天晚自习要去这个班,我很好奇会看到怎样的一幕。伴随着铃声走进310教室,有些人聚在一起聊天儿,还有的低头刷手机。发现我来了,班长喊了一声,所有人都回座位,交手机。

话音刚落,大家陆陆续续动了起来。我想,这个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呀,大家还是挺听话的。

“老师,能用手机吗?”

“老师,我要做手抄报,能不能看手机??

“……”

下一秒,有人就开始发问了。

按学校规定,上课和晚自习学生手机必须上交。但是思考片刻,我问,大家说说都要用手机做些什么?

有人说,要做手抄报,

有的说,要写心得体会,

其他人要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

跟班委核实之后,我跟他们约定,可以使用手机完成以上任务,但是,如果我发现不是做跟学习有关的事情,手机就被没收。

最后,我强调,我相信大家不会违反规定,希望咱们能建立对彼此的信任。

说完,全班都回答,好的。

接下来,大家都静下来写作业了。

过了一会,我绕到教室后面,发现有个男生正在嗑瓜子,左手手心里还捏了一大把瓜子皮。我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好吃吗?”

他吓了一跳,赶紧把左手藏到抽屉里,红着脸笑嘻嘻地不说话。

“瓜子皮不扔掉还要留着吃吗?”我继续说。

“……没有……”

说着他离开座位朝垃圾桶走过去。我以为他会把瓜子皮扔了,谁知他对着垃圾桶,继续磕了起来。

嘿,果真不是省油的灯,我被他弄得又气又笑,走上前说,“你自己吃多无聊呀!还有吗?拿出来咱们大家一起吃。”

“没……没有了。”他有点儿不好意思,赶快把嘴里的皮吐掉,回座位了。

刚搞定这个孩子,一回头窗户边有个男生探出身子,正朝外面看。

“你看什么呢?我怎么什么都没看到。”我走到他身边,也朝外看去。

“操场上的人。”他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继续保持原来的姿势。

“现在都黑了,看得不清楚吧。直接去外面能看得更清楚。”

“真的吗?老师,我可以出去吗?”他有点儿兴奋。

“真的呀……”

“欸,老师,我要出去,学校肯定算我旷课。”他叹了口气,说。

“嗯,觉悟还是挺高的。”

“我就说嘛,老师你套路挺深的。”他有点儿失落地回去了。

套路必须有,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不久又有人说太热了,要去冲个脸。

我说,“没事儿,你等着,我去给你接水过来,你直接在教室冲就行。”

然后这孩子就不再提冲脸的事儿了。

这节晚自习结束,我觉得这帮孩子并不像之前几位同事反映的那么不听话,与其他班相比,他们只是调皮了一些。对于这帮调皮的孩子绝对不能正面刚,一旦你绷不住发脾气,他们只会更加逆反。

对与这样的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柔克刚。

那应该如何以柔克刚呢?结合自身经验,我觉得可以从下面着手。

1.正话反说。比如,像我上面那样,看到朝外张望的学生不要直接制止他的行为,而是顺着他的行为去做或者去说,说白了,就是以毒攻毒。只要这个孩子正常,他一定能明白你的真实意图。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杆秤,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他掂量过之后会自然做出正确的选择。

2.使用正面教育。比如,对他的行为要予以信任。其实,一旦你表明你相信他们,绝大多数孩子都能遵守你们的约定。即使有人违反了,也不要直接大发雷霆,而是给他一个机会纠正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也会认识到个人行为对集体的负面影响,从而自觉改正。

3.适时的表扬。这个表扬不一定是针对学习,纪律或者劳动这些方面,可以是针对他的某句话。比如,上文中我对那个意识到会旷课的孩子说,“觉悟很高”,这样既是对他当下认识的肯定,也能起到对今后的鞭策,可谓一举两得。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对待那些调皮的孩子,我们不妨以柔克刚,试着用他们惯用的小把戏和小伎俩加以引导,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