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输出倒逼输入的第一天。
判断一个人的观点是否靠谱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吴军老师就提出两个方法:一是判定是否有利益冲突;二是使用逻辑来过滤信息和结论的关系。比如在前段时间传的沸沸扬扬的新闻中,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公开反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的声明,但当人们理清楚,马斯克公司正受益于政府能源政策这一层利益关系时,他的反对举动便不会激起太大的波澜。再比如,“养老要靠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要靠人口红利”这两个论断,通过寻找它们理由中的逻辑矛盾,便能判断其不靠谱,养老主要靠经济增长,而通过分析各个地区GDP的增长数据会发现,经济增长主要和科技进步、好政策和国际环境有关。
说到逻辑,与之相关的是行为经济学。经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是信息对称和理性人。在这种理想情况下,人逻辑清晰,不容易犯错。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人并没有那么理性因此引发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
行为经济学理论五项基本研究,首先是结果偏见。指的是外人看成功者的羡慕崇拜以及看失败者的惋惜甚至落井下石。换句话说是,成功之后看过去任何一个不知所以的决定都似乎具有了意义,仿佛那一小步和后面的成果有关似的,和小时候做鲁迅文章的阅读题时发出的吐槽十分类似。如何避免结果偏见呢,一是通过逻辑进行归因再演绎,先通过结果推导出可能的原因,再正向推演一遍,看是否为充分条件。比如说,阿里巴巴和谷歌,有一种说法是它们的成功是因为招募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当退回最初的环境时,为什么再公司刚成立时,在环境和前景都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会有优秀的员工愿意跳槽去小公司?为什么同样拥有优秀员工的微软没能保住它的霸主地位?另一个方法就是学前三问:这个结果真的存在一个认为可控的因素吗?分享者真的认识到并讲清楚这个认为可控因素了吗?分享者引以为豪的因素真的是成功原因,还是阻碍更大发展的绊脚石呢?因此,切忌听之信之,不要先入为主成功者的观点,很多原因无法证伪,因而无法证实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另外,大多数事件都是努力加上运气,比重在不同领域,不用时间变化,若成功是运气使然,那么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其实失败者的失败原因才是真正需要分析和避险的点。幸存者偏见有别于结果偏见,幸存者偏见重点在于由于信息缺少,导致归因困难。同样是寻找原因,一个在于对成功者的盲目崇拜,一个在于归因方向受到信息缺失的影响而错误。
第二是适应性偏见。在一个环境中呆久了,人就会习惯,不管这个环境是好是坏。这是人强大的适应能力。当把这个浅层的现象深挖下去时就会发现,可以利用这样的行为心理进行企业管理和人际交往关系提升,甚至是自我管理上的运用。比如不断提供变化的刺激,给人意外的幸福感,比如老板给红包,给客户不同的体验或者礼物;通过阶段性的给自己成长的小礼物,从而延长信服感;通过对比,加强幸福感。
第三是鸡蛋理论(半成品理论/宜家理论)又是一项神奇的行为心理研究成果。人会对于自己投入劳动的物品产生感情,从而高估了它的价值。这也就是为什么diy蛋糕卖的很贵却总有人买的原因。利用这样的行为特征,我们再促进产品销售上,就可以采取加强用户参与度,并利用三七理论,让用户自己承担百分之三十的工作量,带来最大化的幸福感。将这个理论同样运用到人际交往关系上,若是想要对方喜欢你,不妨试试先让他帮你一个小忙(比如借一本书)
第四是概率偏见,即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的偏差。切忌以偏概全、先入为主以及眼见为“实”。学好数学,倘若没有办法求证客观概率,那么问一问专业人士也比直觉准确。一个很有意思的题目,三扇门其中一扇是特斯拉,你三选一决定后,打开另两扇门其中的一扇后面空无一物,接下来你需要改变选择吗?我的直觉以为剩下两扇门概率皆为50%,现在明白了它两概率比是1:2。
第五是凡勃伦效应。这是“炫耀”心理导致的,在一些特定情况下,东西越贵,越好卖。但关键在于,这里价格贵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满足消费者炫耀,也就是“装”的心理。
研究心理学、脑科学、神经科学、行为经济学的目的是更好地为生活服务。但由于人认知差异,有人心中毫无价值的科学研究在另外一个物种的人眼中就是巨大的商业机会,是可以变现的知识,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人性和社会的运作,并创造出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