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的职场-滚石爬坡
最近接到一项任务,组织一场人力架构调整,也公司也叫定岗定职,或者叫职位一体化。反正随便怎么称呼了,酒瓶很多,里面的酒还是一样。任务目的和对象也非常明确,以职位竞聘为名,精简机构,压缩高岗位比例,减少员工成本支出。作为一个资深HR而已,这任务对本君难度不大。不过,等仔细看下手清单后后,才惊了一跳。
公司下手的目标非常明确,这些目标一大半正在或已经跨入中年的基层管理者。更奇怪的是,他们头上居然都是比他们要年轻的管理者,比他们有冲劲、有卖相、有魄力,有手段,还有踩着肩膀往上爬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不禁想起35岁以上人员中年危机,因为夜幕始终要来临,无法躲过,见过太多这种事,给还在职场上打拼的青年和中年朋友们一点建议。
不要对雇主抱有任何感情的幻想。签约企业时候要理性,别去看那些高大上的价值观、使命口号,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大多数人只是作为一个工具,协议之初,作为成年人,就不要对雇主抱有任何感情的幻想,遇到此类事件,理性对待,不夹杂感情,一以前新闻里面跳楼自杀事件也发生过,除了惋惜,也只有惋惜。
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多措并举,前瞻转型,才是对抗危机唯一方法。你之所以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以自身目前拥有的资源和资本对抗未来潜在风险所需求的资源和资本对比时出现的不自信,那么解决方法就是,要么给自己做减法,减小滚坡的石头大小和重量。因为你的脊梁支撑不了那么多的房贷、车贷、信用卡贷,负债尽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即使石头掉下来,也不至于砸死在路边。二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学习充电,要么坡度斜率因为你的创新而变小,要么自己引擎优化,产生更大的推动能力;三是实在不行,咋也可以换条路走吧,那么勇敢提前转型,当然有条件的还可以通过投资、微商等等多种渠道未雨绸缪的布局。
抬头看路,别做干死活那头驴。抬头看天,别埋头赶路,不要被每天忙碌工作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和改变的意识。那些努力拼命的年轻人,拉磨会有产出,存在价值,但是如果一直拉磨,就等于把自己变成别人的驴,长此以往,你改进了拉磨的方式、频率,拉的越快,就会加更多的麦粉,慢慢的你也除了拉磨,什么也不会,甚至,最后真的变成一头唱着歌一天拉磨干到黑的驴,衰老的驴总会被替换,从无例外。所以,干点别的。有比较才能更好的选择,给自己多个假设和可能性,多种岗位、专业或角色的尝试,当拉磨被机器取代或者你被更年轻的驴替换,还可以干点别的。而迷茫中苦熬的的中年人,要认清楚,职场游戏的第一关如果已经卡住,后面关卡重重障碍,这说明你得掂量一下你手里的地图有无退路、你还有多少工具和粮食,还剩多少生命值?提前做出明智的选择。
懂一点厚黑学,要做明白人。做事先做人,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土壤里有种矿物质,你看不见它,但它一直在土壤里支配着万物生长,而且不同的土壤会选择性的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抑制某些。如果你在基层连续5年还没动一下,可能有三个问题,一是不会取巧,能力所限,不懂人的艺术;二是不善取巧,眼界所限;三是不屑于取巧,心智所限。曾经的专业大牛觉得无人替代,公开场合冲撞领导,后来被灭掉也是分分钟钟的事,这叫为性格所累。记住,公司看中的是你赚取利润的价值,时间就是你的价值,每个人职场10年左右精华。
选择什么样的公司,取决于你的认知。公司运营和追求利润为目的,是需要源源不断的轮换以满足对新鲜血液和价值的无限索取。作为个体,期望获得公平的市场价格的薪酬和能力成长,从人力资源角度来看,期望是双赢,可大多时候,只有单一的赢家,很现实,员工不是工具,企业不能像榨汁机哪有榨干当垃圾清理,这是不道德的?希望我们的企业,追求利润无可厚非,也应负有员工基本人性的关怀。如果你的上司,攻城略地的时候想着你,奖励表彰的时候没有你,攻坚克难时喊口号,往前线推的是你,那就是你该选择的时候了。
不久前国务院发文促就业: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返还50%失业保险费。不知道有没人闻到些什么味道。金字塔的社会结构始终保持二八定律,那些有幸在竞争中胜出的毕竟是极少数,对于大多数人危机是必然。毕竟出路,不会留给大多数,别在焦虑、迷茫,随时随地的打造自己核心能力,转型谋划,直面危机,才能在风暴来临前为自己和家人建立一个安全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