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朋友圈里大家都晒出了自己带娃回老家的照片。
吃家乡美食,放烟花,故地重游,与多年未见的亲友相聚,举行老家的各种传统仪式……
带娃回去参加这些热热闹闹的活动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意义呢?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形影不离的双胞胎,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的也不一样。所以当一个人长大后做了父母,内心总会有一种掐不灭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了解自己是怎样长大的。
这也正是为什么父母总喜欢把“我们小时候如何如何”挂在嘴边。
当春节这样一个契机来临,父母带着娃回到自己儿时生长的地方,和娃一起吃自己儿时吃的食物,让娃睡在自己儿时睡过的房间,和娃一起重走自己小时候每天走过的街道,这无疑是让娃了解自己成长经历最直接的方法。
这件事也很像是某种魔法在运作:
你儿时站过的位置、做过的事,现在忽然有个长得很像你的小家伙站在了同样的位置、做着同样的事!他就像小精灵一般,闯进了本来只有你存在、你了解的时空之中。恍惚间,你有一种时空折叠,孩子和当年的你是同一人的错觉。那真是足以疗愈人类最深层的孤独感的瞬间!在那一瞬间,你不再孤独,你相信孩子感受到了自己曾经的感受,你与孩子合二为一,你体会到了生命血脉延续的意义,你有了存在感和稳定感。
而当春节过完,你带着娃回到平时生活的地方,你也会感觉像充满了电一样,前进的脚步更加有力。这些电,既是老家的老父母给你充的,也是娃给你充的。
小时候父母也会带我回老家。印象最深的是每次回到爷爷家,爸爸总会指着一个个我不熟悉的人对我说:来,认一下,这是六伯,这是四娘,这是……
那是一个认祖归宗的时刻。在那样一个全村人都姓同一个姓的语境下,我的名字年龄个性职业都不重要了,我的辈分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不常回老家,而且本家亲戚实在太多,我总记不住,所以每一次,爸爸都要一遍遍地重新介绍这些亲人给我认识。
神奇吧,如果把我和他们放到另一个场景之中相遇,我们可能擦肩而过也不会停下来交流,可当爸爸带着我回家,由他介绍时,我们就是亲人。
另一个神奇的体验是:因为我的爸爸在兄弟中排行最小,而我又是父母最小的孩子,所以我的辈分一直很大。上高二时,就已经是奶奶辈儿的了。是不是挺逗?
春节带娃回家,既是父母孤独感得以缓解的时刻,也是孩子在心理上更清楚“我生命的源头在哪儿”“我在家族中处在哪个位置”的时刻。
不得不说,这节日真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