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阅读指南》:如何让读书有用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有些人说有用,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升技能、通过考试都是需要阅读。有些人说没用,读书读不进、记不住、用不出。

赵周曾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写道:读书无用的本质是缺乏使读书有用的能力。而大岩俊之的这本《实用性阅读指南》就是传授让读书有用的能力。作者从阅读方法、笔记方法、记忆方法和行动方法四个方面,结合自身大量实例向读者传授使读书有用的能力,书中提到了多种实用性技巧。

本书作者是[日]大岩俊之,一个不会读书的人到发现“成功人士皆是读书家”观点,从一年阅读300本以上书籍到独立创业成功的创业者。作者实践了各种速读法,并开发了谁都能掌握、并且绝不会遭遇瓶颈的“缓速读书法”。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1阅读求效率

成年人的阅读都是“功利性”的,为此,只要能解决你的问题、满足你的需要,一本商务类书籍并不一定要读完。

高效的读书法来源于“全过程”,阅读前确立自己的目的(你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通过序言、目录、后记掌握概要,阅读时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有时间意识,不试图全部理解,进行主题阅读等,阅读后有意识得输出,不管是向别人讲述、教会别人还是写下来都是很好的输出方式。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2笔记要分类

书中提到的笔记方法其实就是采集和思维导图两种,成果就是思维导图。

阅读时,我们采集的是对我们的问题、目的有帮助的段落、句子等,用折页、画线、便签等方式“编制”属于自己的一本书,并在阅读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整理。

阅读完毕后,如果我们只想解决我们的问题,思维导图的四大分支可以是书、目标、答案和总结。如果我们想了解一本书的整体结构,思维导图就可以按照目录的顺序,更高一级是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要点,并将与该要点相关的所有概念写在后续小的分支上。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3记忆有方法

之前看的书里面,对记忆这块谈得不多,最有用的感觉就是反复阅读法,不管是对书籍、对笔记还是对便签。但本书列举了将近10个方法,其中印象深刻的是“整理成故事”和“创建形象联想记忆”。例如,我在一本书中抓取到了几个关键词,我根据关键词发挥想象力编一个故事,方便自己记忆。确实让人耳目一新,也有尝试的乐趣。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04行动讲操作

读到到做到之间的差距拉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在本书中,作者详细列举了知识如何从书本到行动的整个过程,将之分解为一个个步骤,并通过一个个问题使之更具操作性。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如果你是一个初学阅读的小白,还没有自己的阅读方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从书中有效获取知识,感觉读书没什么用。

如果你读了很多书,积累了很多知识,但生活毫无改善。

那你可以翻开这本书,会给你灵感和具体的路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