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1

 

颜宁之问,让梦想照进现实


梦想很美,现实很酷。两者总有点距离,或许有汗水,或许有羁绊,但这是一段值得奋斗的别样旅程。

7月8日,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颜宁发布了一条微博,提到了梦想、提到了现实,一石激起千层浪。

颜宁说了什么?

她最近参加了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面对这群优秀的本科和硕士生,在常规问答之外,她问了几乎所有人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遗憾的是,20多位同学没有一位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网友们形象地将这一问称为颜宁之问。

颜宁之问,简单一点说就是:如果你将来某一天拥有从事科研必需的所有客观条件(人、财、物和时间),你最想研究啥科学问题?

这无疑是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关键词,就是你的科研“梦想”是什么?

看到颜宁之问,心中有种莫名的激动、感动和羡慕,仿佛藏在心中的那个“梦”又被触动。想起自己的研究生经历。经过多年的生物技术专业学习,也曾想投身科研,圆自己的科学家之“梦”。但现实就是如此冷酷,因为某些原因,毕业后没能从事科学研究,成为心中的一大憾事。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会让人期颐,但有时也会让人无奈。毫无疑问,颜宁看到了这段距离。她用“假设”将这段距离隐去,只是期待一个“眼前一亮”的答案,一个科研人的“梦想”。

颜宁之问,让我看到她对于科学的罗曼蒂克(romantic)和对于现实的清醒。

为什么会有颜宁之问?

这应该先从颜宁这个人说起。正如钱学森之问,能有颜宁之问,到底还是因为有颜宁其人。

颜宁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曾在清华、美国工作过,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和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成员。

妥妥一个顶级才女。

颜宁之问,让我们看到了她的胸怀和气魄,更看到了她对于科学的执着和自有的浪漫。她心中有个“梦”,自由驰骋于科研江湖,实现自我梦想抱负的女科学“侠客”梦。

但人在江湖走,往往身不由己,科研又何尝不是如此。颜宁深谙现实,这是她的可贵之处。

她知道,唯有让梦想照进现实,才能为它的萌芽准备应有的土壤和营养。她并不急躁冒进,而是谨慎地说“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

从这一问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颜宁的期许。或许,她还有一句话未言明,“如果你们的回答能让我‘眼前一亮’,那这个‘假设’就由我们共同去创造”。

她内心潜藏着帮助他人完成这个假设的冲动。她愿意让梦想在他人身上延续。

这就是为什么看到颜宁之问会让我激动、感动和羡慕。

为国家优秀科研人才的觉醒而激动,为颜宁的担当和胸怀而感动,为学生有这样的导师而羡慕。

颜宁之问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

这里面,除了颜宁本人的“名人”效应以外,还有客观环境的促动。

面对浩瀚的宇宙和无尽的未来,人类还有太多未知需要去探索、太多的难题需要去解答。这是科研人员应有的责任与担当,又何尝不是我等百姓的期盼和热望。

当今世界,大国博弈加剧,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增进人类的安康与福祉需要更大的努力。

科技竞争成为大国角力的关键之所在。历史上从没有哪个时代,从庙堂到乡野、从南疆到北国,对国家之强大、科技之振兴的期望如此之迫切、共识如此之广泛。

大国博弈、科技突围、人才竞争,每一个都是当今时代的焦点和热点,都会点到社会的敏感穴位。

这就是颜宁之问引起强烈反响背后的现实逻辑。

怎样回答颜宁之问?

颜宁之问既是对学生的提问,也是颜宁对自己的提问,还是对时代的提问。

表面看考的是学生梦想与想象力,实际上指向的是两个主体:学生与社会,或者说客观与主观。

星空很美,但需要脚踏实地。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梦想、抱负,需要想象力,也需要现实的支撑,需要奋斗去成就。

我们从颜宁身上看到了她的自信。她选择回到祖国创业,或许就是一种找寻答案的自我实践。

颜宁之问是个永恒的话题。

这一问的答案一半在她的“假设”,那就是社会发展的加持,现实条件的允许。剩下的一半,在学生这个主体,也就是主观的觉醒、梦想的点燃。

只要你有梦想,就有机会插上翅膀。不管你的愿景是什么,唯有让梦想照进现实,才能照亮前行的路。

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投入会越来越大,科研的考评机制会越来越完善,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会越来越浓,满足颜宁“假设”的微环境将越来越多,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投身科研事业,让颜宁“眼前一亮”的回答必然会越来越多。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立足脚下的现实,凝眸远方的梦想,坚毅前行,你会发现,前路越来越宽广,梦想越来越清晰。而这,就是成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长安三万里》大家都被李白的什么精神吸引? 我想大家可能都被李白身上自己没有的东西并且自己渴望拥有的东西而吸引。一...
    琴芬阅读 681评论 0 0
  • 文/邓秋鸣 闲话高三的第一周 自8月1日起,就算是正式步入高三生活了,这一周以来,在学校学习感觉时间也过得很快...
    家中有爱阅读 812评论 0 0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
    LouisMei阅读 47评论 0 0
  • 红山谣 序言 一个声音在召唤着我,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让我无论如何也要把那段鲜为人知...
    静谷清泉阅读 3,550评论 6 17
  • 1、小时候的蝴蝶 深蓝色的天空,清新的风在花海中吹着。 两个小孩子,一男一女,躺在花海中,闭着眼,双手作枕,托着后...
    hjx_cacc阅读 7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