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写作的认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的。小学时,我所理解的写作是:荣耀。因为我们村里有一个人,他经常会写一些文章,发表在报刊上,大家都叫他作家。每当这时,我就能看到他得意的微笑。同时,我也展开了自己的幻想,将来有一天,我也要当一个作家,我要出一本书。后来,这个想法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中学时,我所理解的写作是:交换秘密。在我初中的时候,流行交笔友,我的笔友就是我的同班同学,我们每天早上交换信件,互诉着青春期的烦恼。除了写信给笔友之外,我还写了信给我的姑姑和舅舅,我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我觉得文字能表达出我内心深处所有的想法,很多时候,我会写下那些说出口话,或许,从那时候开始,写作就变成了一件很隐私的事情。
大学时,我所理解的写作是:碎碎念。我有空会写QQ日志,但那完全是流水账。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自己真的是很天真烂漫,情窦初开时,萌发的一些对爱情的看法,现在看着都觉得搞笑。虽然没有观众,完全是自嗨,也是高兴的。
恋爱时,我所理解的写作是:记录点滴。想留住一些美好的时刻,还是用QQ日志,写下每天发生的事情。后来在男朋友生日的时候,真的就送了他一本关于我们的书,里面全是我们在一起时经历的点点滴滴,还有几首小诗,都是我自己即兴创作的,也不是说有多好,但是看着感觉很甜蜜。
2018年,我所理解的写作是:变现。有一天,刷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叫《一个人开始变好的3种迹象》,初读觉得文章很好,当时也说不上是哪里好,反正就是喜欢。接着一看作者:冯尘。然后我就关注了她,并加了她的微信,并表达了我对她文章的喜爱。没多久,我看到她朋友圈里发布,“两把刷子二期写作营”开始报名了,通过写作变现。当时我就蠢蠢欲动,但因为自己要进行专业科的考试,就放弃了报名。直到第三期开始,我实在是忍不住,就报了名。
2018年7月23日,我正式参加了,“两把刷子三期写作营” 这条路对我来说,并不好走,天天赶文章,给自己打了满满鸡血,还许下诺言,说要赚稿费给老公买手表。结果却是差强人意,第一次写文章,改了好多遍,努力找机会给老师点评,砍柴老师说,我的选题俗,没有创新。那时候几乎崩溃了,绞尽脑汁也无法再修改文章,就放弃了,重新另写一篇文章。这次写完之后,就是冯尘老师点评,基本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看到实质性的进步。
后来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下,我写作的时候不注重逻辑思维,选题不扎实,就开始找素材了,很多时候写着写着就写不下去了。尤其是在对写作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有了敬畏之心,就越来越不敢写了。再加上本来输入的知识就不多,更是没有金句、素材的积累,所以后来干脆就放弃了写作。现在回头想想,我失败的原因就是仅仅把写作当成变现的工具。
2018年11月16日,我所理解的写作是:沉淀。闲来无聊,看了一下简书,有一个日更活动,我就加入了。当时想着,写作就要从敢写开始,无论写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不写永远不会。之前就是压力太大,想通过写作变现,而爆款文绝不是我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一个连走路都还没学会的孩子,谈何奔跑?我内心总有个声音告诉我,要静下心,沉住气,扎实走好每一步。自那以后就从任意写作开始,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下来,反而轻松了,思路也更开阔。因为不用考虑选题、逻辑等等,素材就是身边的人和事。在这期间,我又重新复习了在两把刷子里,老师讲的内容,我想扎扎实实的走好每一步,虽然现在写的文章还是比较乱,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领域,但是现在敢写了,我想只有不断去积累和完善,才能得到提升。
曾跟冯尘老师聊天,她说:“多写多分享,自己的认知就梳理好了,也就提升了。每天坚持写作,这样的输出其实是进一步内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写作,写久了还会有更多认知的突破。”在今天的先导课,又让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知。所以现在,我所理解的写作是:技能。写作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技能。这个认知让我打开了自己的思维,人类即将进入智能化时代,很多替代性岗位将会被机器人替代。而写作,是机器人无法替代的,如果我们精进了自己写作这门技能,那么在未来将受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