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七夕,几个好友一起吃饭。本来这是一个普通得再不能普通的日子,一个女郎织女的传说演绎了一个节日,从小没有中国情人节的说法,这几年忽然变成了情人们消费的节日,感到突然有点落伍的感觉。
七夕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本来两人的凄惨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让有情人所叹息。市场经济的大潮,让西方情人节流传进中国,商家竭力炒作,市场努力配合,让这个西方的节日深入人心。
记得刚有西方情人节和圣诞节刚刚兴起的时候,城市内的饭店歌厅一时间全部爆满,主城区公安干警加班值守,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车辆已经拥堵,打车更是很难的事情,更别说鲜花涨价和脱销了。
西方情人节火爆以后的若干年,中国情人节又姗姗而来。本来牛郎织女的一年一次的相见,让多年相守的夫妻也过起了节日,不知道是想天天享受呢还是一年一见面,反正也都是借此话题消费而已,这也许是牛郎和织女所始料未及的吧。
当传统东方的节日撞上西方的价值观的时候,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扭曲。东方节日都是些凄婉动人的故事,也许爱情也许亲情的故事,但在西方价值观的碾压下,显得那么搞笑和歪曲。七夕送些玫瑰花和巧克力,正像关公大战秦琼一样,本来毫无联系却又要放在一起,只好贻笑大方了。
还原节日的本来面目,让它带给孩子们更多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市场化商品化本无可厚非,为何不推崇些更多的牛郎织女的动漫电影和卡通人物,让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呢。这样的中国情人节本没有生命力,脱胎于中国文化的消费才能走向未来。
2017.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