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雨
2018年7月25日于里潭乡
搜索成都一日攻略,说宽窄巷、锦里、太古里是几个必去的地。而照我之前的旅游逻辑,中医院、寺庙,这两种地方才是必去的。太古里有座大慈寺,勉强对应了之前的一半。
旅游要慢,去寺庙不能逛一圈就出来,起码得在里面呆上半天。按照李某人一日游的标配,上午成都中医院针灸,下午太古里大慈寺,应该是不错的选择。
宽窄巷的商品太“淘宝”,而吃的东西,又很“户部巷”,在里面根本呆不住,只去星巴克喝了杯咖啡就出门了。星巴克的三明治难吃得要死,但夹三明治的面包是无辜的,所以我把面包吃完了。
下午到晚上的时间,大致是在方所书店度过的。很幸运,方所正在举办吉他手伏仪的小型演唱会。我坐进去听,居然很感动。每唱完一首,前面的女孩,都要跑过去抢歌词。本来我也想去,但一想老男人抢歌词的画风很不美,只能算了。
逛了几圈,拿了几本书:《哲学的慰藉》、《未来简史》和《我准备不发疯》。其实这三本书我都有,但在书店看书时,还是喜欢看自己买过的书,因为根本没读完。
《哲学的慰藉》谈到苏格拉底,没事就和街上的人聊天。阳光的午后,看起来很闲散。今天的人若是随便跟人聊天,一定被误认为是疯子。作者解释,因为当时的居民,更像是大学校园里面的同学,人数有限,彼时都很认识。
《未来简史》谈到算法,也许一切都是算法决定的。你所谓的爱情的怦然心动,也许都可以模拟为一种生物算法。据说,科学家已经可以通过电流刺激,在大脑里激发出愤怒、恐惧甚至爱情的感觉来。这种思潮以前不是没有出现过,在牛顿之后,有人写过一本书——《人是机器》,没看过,但书名听着就吓人。
我曾经对一位校友说过,外出旅游,一定要在一个地方呆很久,绝不能走马观花。因为人是感觉的动物,在一个地方呆久了,才能让心静下来,让自己的感觉,与当地的磁场对接。也许几个小时的对接,可以产生几个T的数据流量,而几分钟的走马观花,只能产生几KB。
太古里的豆花油条,真的很好吃。我连喝了两碗,本来还想再加一份豆浆,可惜肚子快炸了,喝不进去了。
第二天早上,吃了碗成都肥肠粉,起身回武汉。如果说有什么遗憾,那便是没有在方所书店呆到打烊。因为我喜欢被书店驱散的感觉,那真的是种感觉。
而这个年代,最缺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