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 第四十六章 事有先后
红林悟道《韩非子-五蠹》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重点讲了儒生之祸,祸在用“微妙之言”撰写律法,这种律法“上智之所难知,则民无从识之矣。”最聪明的人也看不懂,更是让普通民众无从识之,不明白它在讲什么。为什么儒生喜欢用“微妙之言”呢,因为当时之世盛行“所谓智者,微妙之言也。”说白了就是说玄妙之话的人被称为智者,聪明人,而刮起这股歪风的就是儒生。
作为一国之君,不可不察四方,看似咬文嚼字的儒生却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撰写全国性的律法,这是多么大的危害呀。语言文章是用来交流与传承的,如果世人看不懂,那就失去了它的价值与意义,儒生显然没有发挥语言文章交流传播的作用,国家律法普通民众都看不懂,何谈依法治国。所以韩非子将儒生之祸提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来讨论,并认为儒生之为是世乱之源。
儒生的行为只是为了自己显荣,显摆自己,感觉自己高人一等。其实,现实社会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拿自己的长处示众,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并用此长处来衡量他人。同时,儒生用微妙之言惑乱君主,将君主拉到儒生一例,也让君主感觉自己高人一等,比普通百姓强,既满足了虚荣心,又可以让百姓摸不着头脑,达到“神化”自己的目的。
我们说国家律法是为了规范与约束君民的行为,首管君主,次管官吏,最后才是管百姓,总之是对社会行为的管理,百姓是社会的主体,所以国家律法适用的主体是百姓,自然应该是以民众的生活与生产为立法的依据与基础。民众看不懂,必将行不通的。
对此,韩非子进行了形象的解释,为什么百姓看不懂的“微妙之言”的律法行不通。第一“ 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意思是:所以,连糟糠都吃不饱的人,是不会追求精美饭菜的。生活环境与实际情况决定了一个人的期望或是理想,大山里的孩子就想走出大山,这是生活环境决定的。普通的百姓只想着温饱,没有那么大的期望,普通的百姓只想看到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条文,即使是白话文都行,不需要什么“微妙之言”。
韩非子第二个比喻是“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意思是:连粗布短衣都穿不上的人,是不会期望华丽衣衫的。普通百姓连字都不识,你还用“微妙之言”撰写律法,那更是看不懂听不明了。不管是国家律法的起草,还是国家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浮夸浮躁,华而不实,否则最终受害的还是君民,君主实现不了治国的目的,百姓也不能安居乐业。
韩非子告诉君主“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意思是:治理社会事务,如果紧急的还没有办好,那么可从缓的就不必忙着去办。这是让君主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去办事,这是“道”在具体事物中应用,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不能按自己的意愿喜好来做,而是要按规律而为。《大学》中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道”的自然表述,是事物按时间轴有序发展,是社会秩序的表现。天下万物,哪个不是按时间有序发展,作为事物的主体-人,如果知道了事物发展的顺序(先后),也就知道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显然,韩非子在这里是想让君主按事物的发展规律办事,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再去实现更为宏大的目标。先制订一部通俗易懂的法规,再逐渐完善为法典。
【故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夫治世之事,急者不得,则缓者非所务也。】
理想的实现是以现实为基础,更高的梦想是以实现即有的理想为台阶。实现全民小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基础。国家治理如此,人生发展的也是如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