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点多看到朋友圈里有一个人晒成绩,389分,很高。于是去查了自己的,本来官网上给的公布时间是10点,但是,9点半的时候我查,就查到了。网页并不卡。
英语和政治都是60多,不算好也不算差。两门专业课是很低的,尤其是数学。不过对于我二战也没有太多参考性了。按照今年的目标总分380分的话,英语和政治各70分,专业课240。这样看,英语和政治离目标分数差的不远,如果今年稳稳当当地复习一遍,可以考虑往75分上走。
还是尽量在英语和政治上多拿分,专业课对于我来说还是弱势。但是也不能对专业课不重视,毕竟,最后靠的还是专业知识。
这么想着,现在我已经开始复习政治的知识点了,好像有些为时过早,英语还是在以背单词为主,看来单词还是很重要的。专业课方面,好像心里因为觉得书还没到,迟迟不愿意开始。
网课已经报班了,却还是一点一点地在看前面的导学部分,好像在留着后面的正式课,这一点不能这样下去了。没有书也要开始学了。
看到别人的成绩,心里不免又开始对比了。觉得,以前初中的时候自己还是比较洒脱的,面对成绩,并不太在意,也可能是因为当时成绩还不错吧。到了高中一直到现在,总觉得自己还是太在意,于是在一些事情上总是放不开。
还是要慢慢找回以前的那种洒脱。松弛有度。
去查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分数线,19年和18年的波动有些大,但是学硕的录取人数不变。报录比也是比较高的。
不过,分数如果能达到380分还是比较稳妥的,加油
emmmm院校分析课里老师讲的是,要达到390分才靠谱。
心情有点一波三折,据说英语一考到六十多分是比较高的了,爸妈好像很高兴,我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英语有了些信心。我妈跟我说不要骄傲,继续努力。而朋友圈里那个晒成绩的,英语考了80+,其实也骄傲不起来,毕竟身边还有那么多优秀的人。
看复习的导学课里面,老师也一直在强调华东师范大学不好考,说得我心里有些紧张。
跟大学同学聊了聊关于毕业设计,她说现在很后悔当初刚考完研在学校的一个多月怎么没有开始做课设,白白浪费了。
我好像很少有这样的懊悔,虽说不会给自己太多的心理负担,但是这样容易不长记性。我也是考完试就“策划”着要回家,没有心思做课设,回家后倾向于休息以及跟以前的同学交流,也没把毕设放在心上。
我从小到大,都不是那种喜欢提前做一些事情的人,比如提前做作业...
现在开始做了,内心的焦虑是不少的,但是能感觉到,我的同学也是这样,都焦虑。不管怎么样,一点点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