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台!

       正如大部分人一样,公众讲话曾是我最不擅长的事情之一,每次上台立马“发烧”附体(2018年发烧的次数比过去几十年还多,囧!),手脚冰凉、声音发紧、讲话颤抖、大脑空白......我一度特别排斥上台演讲,觉得上台简直是在丢脸(目测我现在已经没有脸了),然而我又特别羡慕在台上挥洒自如的人。

        后来,偶然的机会下开始接触Toastmaster。刚开始参加活动,我都是在“上台”、“不上台”的犹豫中错失机会,最终扮演着忠实听众的角色(中国好观众!)。当我终于鼓起勇气上台,面向30多人讲话时,双手颤抖、手心冰凉(烧神又附体),甚至忘词了,艰难地撑过30秒后狼狈下台。幸运的是,有过几次经历后,我对上台不再那么恐惧了,手不再颤抖、肢体不再僵硬,直到开始享受上台的感觉。

        在这个过程中,我总结出“5、30、50”规律:一般来说,一个演讲菜鸟可能需要经历5次左右的上台,才会克服上台恐惧;上台30次后,他开始逐渐享受舞台的感觉;经历50次上台后,开始追求“上台即最佳”的状态(这里的最佳是跟自己比较)。每次上台后,我总会在心里默默地画一道横线,松了一口气,又升了一级(打怪升级的赶脚)。

       前30次上台并不是一次舒服的经历,但又是必经的过程,本着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不如抓住各种机会上台,尽快集满30次、召唤新自我(神龙)。

        另外,不知道大家关注到参会的投入产出比吗?头马会议时间是两个小时,来回交通时间暂定1小时,合计时间投入180分钟,假如不上台,我们的投入产出比就是零蛋,假如我们上台3分钟,我们的投入产出比就是1.67%哦。所以,每周花至少三个小时,就是来当一次观众,你甘心吗?不如上台,哪怕只有30秒的自我介绍或参会分享,咱们的投入产出比好歹是正的。

        此外,很多人担心上台紧张、丢脸,这点在头马更不需要担心了,因为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是从小白或紧张中过来的,所有人都会非常宽容对待你。我一直认为头马有一种能力,哪怕我一无是处,头马的小伙伴总会帮我找到一个闪光点,然后“毫无底线”地吹捧,哈哈哈。不如上台,今天在头马丢的脸面,明天会在别的地方把失去的脸面赢回来。

上台,讲述你的故事;

上台,分享你的精彩;

上台,传递你的影响力。

你可以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我们来谈一谈“恐惧”、“紧张”这娘俩吧! 一、恐惧和紧张的定义? 1、恐惧:对陌生环境的一种心理冲突、矛盾、慌...
    演讲教练郑俊杰阅读 3,341评论 0 12
  • 每个人的第一次都像有种特别的意义,初生的啼哭,第一次喊“爸爸”,第一次写字,第一次上学,第一次交到朋友,第一次拿奖...
    帅小曾阅读 877评论 3 50
  • 有一位大学生朋友留言说:我马上竞选了,我只要想到上台我就会心跳加快的那种感觉,上了台我可以记住台词,但是语速会特别...
    力姐开讲阅读 657评论 2 4
  • 最近在看萧红的《呼兰河传》,再次通过笔墨进入中国东北的那一片黑土地,再次看到一个一生漂流落魄的女作家,把短暂生命里...
    夜小姐的信箱阅读 491评论 2 6
  • 姥爷家是地主,革命年代,被批斗致死,那时我妈妈才7岁左右。 随后,我姥姥独自一人,把我姨,我妈还有我舅舅拉扯长大。...
    刘洪君V阅读 55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