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或自私:符号背后的褒贬

人在尊重每个人首先是利己、并且需要利己的前提下,再讨论更大空间的共处、讨论和共事,这样比较好。

我生来认为人应该利己,必然利己。使用正面叙事的“利己”去替代“自私”这样的符号,来界定人的本性,我认为更合适。

所谓一念之差,就是如此,符号本身的能量和定性,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的。“明心见性”就是不被符号局限,不主观去褒贬和评价,去尊重人性、尊重世界的客观事实和规律。

任何一个符号,都是我们探索世界的线索,都是向内求索的线索。像是藤蔓,我们的思想嫁接于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