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背影似曾相识,这样的目光如影随形。
那天天气寒冷,下着蒙蒙细雨。我带儿子在操场上玩耍,因为上着课,室外活动的人寥寥无几。
走道上的一个背影引起我的注意,从侧面和背面看,那人应该五十多岁,从年龄看,应该是来看孙子的,从朴素的衣着看应该是农民。一顶暗灰色的帽子罩住有点卷曲的头发,一双没穿袜子的脚套在迷彩纹面的解放鞋里。
他是来接孩子吗?还有两节课呀。他不去干活吗?农民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还是因为孩子不听话,老师叫来的?不管多忙多累都要亲自来看看孙子是怎么听课的。
只见他时而上前,时而退后。双手一会儿抱在胸前,一会儿扣在背后,再一看,两只手已经插进裤兜了。
双眼始终盯着教室,这是监督是检查还是窥视。这样维持了好一阵,他转身走到护栏边,只听“呼噜”一声,接着一口痰飞到草坪上。
接着回头继续看继续盯。
我想教室里的孩子如果发现他,定是惴惴不安,惶恐的双眼在老师和爷爷之间来回扫视,读书回答问题也是随波逐流,张口不张心。
如果熟悉的同学发现,会用发现新大陆的眼神和语气提示他“你爷爷来了。”胆大的孩子索性直接打断老师“老师,外头有人。”
再看另一张照片,高大的雪松将太阳光挡得斑斑驳驳,其间的人站成另一种风景。
不难看出,这也是一位爷爷,背上一个娃,胸前一个包,年轻爸爸肯定不会搞这种狼狈的动作。背上的女孩四五岁的样子,应该在读幼儿园,爷爷接完她来小学接哥哥或姐姐的。
当时学校正在降旗,他站在旗台边眯缝着双眼看向密密麻麻的队伍,一动不动,就那样站着。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家长也来盯过孩子,临走前还交给我一截棍子,告诉我孩子不听话就打。我当时无言以对。
现在很多年轻父母都外出打工挣钱,孩子留给老人看管,留守儿童与日俱增。老人也期待孩子学好,可毕竟是隔辈教育,问题诸多,老师跟家长也很难沟通,谈教育更是困难。
两张照片,不一样的人却有相同的守望,就这样一辈望一辈,如此循环,对孩子的成长是芝麻开花,还是王小二过年?